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节庆活动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中国·弥勒阿细跳月节--中国国情
2011-03-31


  “阿细跳月”是彝族[YiZu]阿细人最具艺术[YiShu]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族民间舞蹈代表,是中国[ZhongGuo]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经典。彝族[YiZu]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的意思。源于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月”,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发源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YiZu]自治州弥勒[MiLe]县西山一带,流传于弥勒[MiLe]县西一、西二、西三、弥阳、新哨等阿细人聚居的村寨,因明快、强烈的节奏和粗犷豪放的舞姿,倍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阿细跳月分为老人舞和青年[QingNian]舞。老人舞曲调清幽悦耳,节奏舒缓热情,动作柔中有刚。男持小三弦、三胡、笛子、月琴等乐器边奏边跳,女拍掌相对而舞,情感内蕴而抒放,欢而不狂,谐趣横生。青年[QingNian]舞主要舞步为跳步和三步乐,音乐明快、热烈,节奏欢快,动作粗犷豪放,舞姿矫健质朴、舒展飘洒。男子弹弦引笛,女子甩手转身拍掌迎男而跳。队形有纵横多排、大圆圈等。伴奏有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唢呐、哨子等。音乐为宫调式大三度五拍节。青年[QingNian]舞还分为广场式和舞台式,广场式舞时以偶数对跳,舞者可十几人或几十人,也可数百人或上千人共舞,韵律强劲、气势恢宏、热烈奔放、撼人心弦,观者无不跃跃欲试。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阿细跳月就以不同的艺术[YiShu]样式搬上了舞台,美国音坛曾把《阿细跳月》乐曲列为最受欢迎的世界[ShiJie]十大乐曲之一,维也纳金色大厅阿细跳月以火一般的激情赢得阵阵掌声,中南海、朝鲜、波兰华沙第四届世界[ShiJie]青年[QingNian]联欢节、第六届亚洲艺术[YiShu]节、1992年中国[ZhongGuo]首届农艺博览会、99昆明世界[ShiJie]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和开园仪式等均留下了“阿细跳月”的艺术[YiShu]魅力和风采。

  2008年6月,“阿细跳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月,弥勒[MiLe]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ZhongGuo]民间(彝族[YiZu]阿细跳月)文化艺术[YiShu]之乡”;2009年,弥勒[MiLe]县人民政府将每年阳历的8月7-9日定为“中国[ZhongGuo]·弥勒[MiLe]阿细跳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