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文化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多位国际电影节主席在京畅谈世界电影文化发展--中国国情
2011-04-26

  中图社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尹力)增强各大国际影展间的交换合作,关注电影节对城市的影响力,致力世界多样性电影文化的发展……24日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上,来自全球著名电影节展的主席们对如何发展国际电影节以及世界电影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韩国釜山电影节主席李庸观谈到,亚洲的电影市场现仍处于比较低端的水平。他建议亚洲的各大电影节通力合作,将亚洲市场拓展成为大的世界市场,增强各个电影节的信息交流和合作,积极挖掘新秀、新人,并进一步为他们供给长期的支撑。

  东京电影节主席依田巽谈到,他谈到中国近期的影片《观音山》以及演员范冰冰给东京电影节主席团留下了深入印象,并最终获得了最佳艺术类奖项。他更直言东方并没有相似柏林电影节以及戛纳电影节这样获得国际公认的平台,愿望随着北京国际电影季的举行,中日两国电影人能自由沟通,一起成长。他还泄漏,尽管日本经历了核危机,但今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会依照原定计划继续进行。

  谈到电影节和城市的相互影响,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塞吉•洛赛克以为,两者之间是完整的共生关系。各个电影节向主办城市展现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向来自外部世界的电影人和电影喜好者展现这座城市。电影节可认为主办城市带来普遍的经济利益,不仅是短期内吸引大量访客,还包含在国际文化和旅游范畴凸现城市的特色。

  瑞士珞珈诺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索拉里将电影节对城市影响概括为经济、文化以及心理和社会三慷慨面:电影节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诸多方面的动员机,涵盖电影行业本身、宾馆、餐饮业等;电影节的举行吸引众多著名人物来到举行城市进行文化层面的交换,并为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做出贡献;电影触动观众的心灵,也是联系他们的纽带,影片促使他们思考、对话和辩论。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穆勒以为,电影节存在的意义在于捍卫电影制作、发布电影资源信息、扮演资源代理商的角色。城市电影节须要凸显自身的个性,不要套用已有的模式,展现的电影须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北京国际电影季的出生给更多风格迥异的电影人供给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平台,让他们展示不同的语言、文化的碰撞和交换,促使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帝芬•劳丁表现,电影节是一个云集电影和电影人的活动,在这里有电影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电影人和媒体的互动,业界人员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都有利于电影文化向着更为多元的方向发展。

  史蒂芬以为,尽管全球电影节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城市如迪拜、阿布扎比、卡塔尔等城市都举行了自己的电影节。虽然这些电影节都有充分的预算和高额的现金嘉奖,但其所处的国家电影市场不算太强,大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还没有成型。与之相反,中国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电影市场业已成为世界上增加最快的市场。这一切都使得北京国际电影季有愿望敏捷突起,成为国际影坛的主导力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