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专家视点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专家预测中美关系走向:美需重新定位崛起的中国
2011-02-08

(声明:刊用《中国消息 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胡锦涛的脚步踏上美国土 地之前,对于他的这次国事 造访 的评论就日益热络。美国知名 的国际政治学者、前国家 安全事务顾问 布热津斯基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如何和中国持续 做朋友”,高调评价此次外交运动 是“继邓小平30多年前的历史性访美以来中美最首要 的高层会见 ”,他还提出多项建议,包孕再发布 一份“中美联合 声明”,构建未来中美交换 与合作模式。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蒙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至今未愈;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代替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气力 的消长,使得这两个“非敌非友”、既合作又竞争的大国内部对彼此的心态变得奥妙 起来。美国“重返亚洲”步伐加快,中国也在相干 利益 领域 维持自己的主见。中美两国之间出现近年来少有的繁杂 局面 。布热津斯基由此忧虑,“两国进入一种不断升级的互相妖魔化的状态 ”。

另一位美国外交大佬基辛格也坦言,“我不期盼美中之间的冲突,因为冲突是灾害 ”。为避免出现灾害 ,接管《中国消息 周刊》采访的多位中国权威 国际问题专家——张蕴岭、王逸舟、时殷弘、倪峰等一致觉得 ,中美两国必须 重新审视对方,在遵守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前提下,直面现实,相互调试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来。

具体到中国的外交方针上,王逸舟建议应与时俱进,创造 性地继承和发展“韬光养晦”战略,走出一条既有别中国传统又有别于西方实力至上的新路来,以应对已经变更 了的世界款式,提升 中国软实力和国家 形象。

权威 专家解析胡锦涛访美与中美关系

时值中国国家 主席胡锦涛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 造访 之际,《中国消息 周刊》邀请数位权威 国际问题专家解析这一重大外交运动 的意义,预测中美关系走向

文/李静睿 本刊记者/赵杰 易小荷

中国社科院国际钻研 学部主任张蕴岭:美国需重新定位一个崛起 的中国

胡锦涛本次访美的光阴 点选择很首要 。去年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多不好的迹象,除了传统的贸易摩擦之外,中美在战略上的分歧更加明显 ,特别 是在朝鲜半岛局面 紧张之后,美国加强 了日美联盟,并且借助这样的同盟“重返亚洲”,把航空母舰开到黄海演习,希拉里又在东盟地区 论坛上表态南海问题涉及美国利益 ,“美国有责任 和有关国家 解决这一问题”等等。

奥巴马上台的时候,大家广泛 觉得 中美关系会进一步改良 ,因为他在竞选期间提倡 “转变 ”,允诺 要建立 一个合作的世界,但是随着美国战略重点转移,美国加深了对中国迅速 崛起 的战略担心 ,调剂 后的美国对外战略,加强 了对中国的战略提防 和遏制。而在中国国内,有关美国进逼中国的讨论也是大大升温,有人甚至建议,不惜与美国一战。在这样的局面 下,尽管去年胡锦涛和奥巴马在各种会议上多次见面 ,但是在这个光阴 点、即新的一年初始进行单独私密的商量 ,以达成一些共鸣 是必要的。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前几天说: “这是自邓小平访美以来,最首要 的一次中国指示 人访美。”我觉得 从必然意义上来说的确如此,当时邓小平访美,背景是中国在革新 开放的初始阶段,需要 美国的赞助 与了解。但是这一次则产生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持续 保持 了一个很高的增长 率,经济总量也首次成为世界第二,中国对世界的发展具有影响力已经是一种广泛 共鸣 ,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如何重新定位一个崛起 的中国,是本次访美可能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关切 这次访美会有什么效果,但我想最大的效果是对一些大的问题形成共鸣 ,而不在于具体的协议 。寻求 共鸣 将在三个层面进行:第一是国际层面,比如世界经济的调剂 和稳固 发展,国际市场的开放等等。第二是区域层面,包孕亚太地区 的合作与安全,中美如何把握当前如此繁杂 的朝鲜局面 ,以增进 恢复六方谈判 等等。第三是在双边关系层面,贸易关系是一个老话题,确定 会存在很大分歧,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在国民 币汇率问题上,美国不会放松它的压力,但中国不可能允诺 放开汇率,只是会重申维持革新 ,国民 币会更加机动 等等,会有一些政策取向,但是不会有太大退让 。

中美关系存在三个逝世 结:一是政治,二是经济,三是战略。有的是长期以来的旧逝世 结,有的是新结的,要解开这些逝世 结不容易,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但使其松一松,是很必要的,对我们也有利益 。

总的来说,中美关系是一种很繁杂 的关系,会伴同 中国崛起 的全部 历程 ,打打闹闹,磕磕碰碰,都不能避免,但是我信任 不会恶化,总体上会趋缓。邓小平当年说中美关系,“坏也坏不到哪去,好也好不到哪去”,这句话很有穿透力,如今看来仍然实用 。因为两国心里都很明确,中美关系是不能分裂的,彼此都遭遇 不起这样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