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重庆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重庆等市举行唱响中国活动 孩子演绎童谣卢沟谣--中国国情网
2011-04-29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围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

  4月24日,重庆等全国6大城市同时拉开“唱响中国”大型演唱活动序幕。在重庆市人民广场举办的演唱活动现场,一首由孩子演绎的童谣《卢沟谣》,以其婉约俭朴的歌词、清爽流利的旋律,让无数观众如闻天籁。

  听着《卢沟谣》,思绪不觉飞到七十四年前的卢沟桥。彼时夜色正浓,月色冷僻而悲凉。那一夜的月亮,无声地见证了一个民族从遭欺辱到奋起对抗。而今七十四年过去了。七十四年,可以转变的东西太多太多。当年誓与大桥共存亡的抗日死士,也多被时光打磨成了累累忠骨长埋青山。七十四年,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转变,比如卢沟桥,它静静地躺着,在无声的岁月里见证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变迁。

  卢沟桥不会说话,但《卢沟谣》会传唱。《卢沟谣》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味,而歌词也借鉴了传统的民谣情势,不仅内容浅易易懂,而且唱起来琅琅上口。我们常说音乐具有教育和教化的功效。但音乐的教育和教化绝不是说教,要适应儿童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收才能。《卢沟谣》就是这样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歌,没有大方激昂的口号,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的熏陶,不但适合童声传唱,而且寓教于乐。由此,其受到孩子和大人们的广泛爱好,俨然风行歌曲般走红,虽属意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卢沟谣》的风行,在于尊敬历史,也在于尊敬孩子的感知才能。

  更深层次说,在《卢沟谣》的童声里,我们感知历史,我们不忘国耻,我们拥抱未来。从《大刀进行曲》到《卢沟谣》,从血脉贲张地咆哮,到清爽流利地童吟,行走在卢沟桥,穿越活着的历史。七十四年了!七十四年的时间足够漫长,漫长到伤痛仍旧埋在心里,但历史的未来正在孕育、在出生、在破土发芽。

  彼一时,此一时,歌曲的传承变换,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栖息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社会精力价值和文化心态的变更。从弱势心理到逐渐自负、包容,到张开双臂拥抱未来。《卢沟谣》契合了当下心态的变迁,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一个民族的心路过程的重新审视和再动身。小童谣,新民声,恰到好处地展示出国家发展基础上的民族自负已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孕育、生根发芽。

  (文/卷草龙)

(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