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年度大事记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李慧:薪火相传,不懈守望
2011-02-08

(李慧)

  薪火相传,不懈守望
  
  ——记中方县泸阳镇小学教师李慧
  
  李慧,中方县泸阳镇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大专毕业。
  
  2001年被评为中方县优异教师。2006年被评为中方县“十佳班主任”,怀化市“2006年度十大消息 人物”。2007年3月被评为怀化市“巾帼建功标兵”,2007年4月中方县先进工作者。怀化市优异班主任。2007年9月,被评为“全国楷模教师”、“全国中小学优异班主任”、“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并赴北京参加 教导 部举办 的全国先进教师表扬 大会。2008年被评为中方县“师德标兵”,中方县“残疾人自强楷模”;2009年,被中方县评为“二零零九年度教导 工作突出贡献奖”,中方县教导 系统 “三·八红旗手”,怀化市“残疾人自强楷模”。
  
  (一)
  
  24年前,她高中毕业,因为小时候右手烧伤落下残疾,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几经波折 ,才做了一名荣耀 的小学教师。她当时是民办教师,直到1997年从黔阳师范毕业,转正成为公办教师。二十多年来,李慧一直在黄花树小学教书,这是一所村小,地处中方县泸阳镇最偏远的大山深处。以前这里是有九名教师的完整 小学,后来,由于生源减少,这里变成了只有一名教师的教学点。但李慧一直没有调走,一直留在黄花树。守着这所偏远的小学,李慧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朝霞,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直到2008年,中方县教导 局教学布置调剂 ,撤销黄花树教学点,并入泸阳中心小学。
  
  在这漫长的二十多年里,作为偏远山乡的教师,李慧要留住每一个来这所学校就读的学生。这一点看起来不难,可做起来不易。农村孩子辍学,有的是因为家境贫困,有的是因为父母亲的偏见 。对贫困学生而言,李慧要极力劝告 他们的父母持续 供他们读书,并帮他们解决艰苦 。为此,李慧多次在亲友家要来旧衣服和学惯用 品,大袋大袋扛上山,分发给贫困学生;把自己用剩的备课纸和儿子用剩的作业本纸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当草稿纸。这些年来,李慧用自己菲薄 的工资,为许多学生垫付学费。她知道,这一垫付,就不能指望还能收回,至今,李慧还有三千多元垫付的学费没有收回。当民办教师时,她一个月才几十元工资,村里经济艰苦 ,村小校舍破旧,教室漏雨,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有时候她还要自己花钱请人检漏。丈夫身有残疾,在农村务农,没有其他经济滥觞。孩子年幼,正嗷嗷待哺。有时候,一年辛勤 下来,村里该发给她的几百元工资,就抵了学生的学费。(当时,一年的工资就几百元,学生的学费还得收上来上交学校,没交学费的学生就用她的工资抵了。)真是穷得过年时没钱办年货,也没钱给唯一的孩子买件新衣服。
  
  早在李慧当民办教师时,有位名叫蒲素英的女孩,母亲患病死,父亲先天弱智,面临失学,李慧拿出自己菲薄 的工资为女孩交学费,为她买书籍文具。虽然当时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元,但面对蒲素英的这种情况 ,作为教师,李慧没有理由不伸出帮助 之手。就这样,李慧一直供这女孩念完小学。农村的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辍学,2006年春,二年级班上有位叫蒲宏丽的女生,开学一周后还未报到,周末,李慧找到蒲宏丽家里,劝她父母送她去读书,可这位父亲说,女孩子长大了总是别家的人,今后出去打工只要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行了,面对这样的父亲,李慧费尽了口舌才把他的思想做通,并答应如果是因为钱的问题,自己替她垫上,第二天,蒲宏丽终于还是来上学了,看到每个该来的孩子都来了,李慧的心才算踏实。
  
  村里的痴呆孩子的教导 也是令家长和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起码的关注和教导 ,李慧却没有嫌弃他们,多年来,维持主动 说服他们的父母,将这些孩子接到学校,付出更多的艰辛的努力 担任 起教导 的责任 。有个叫做彭慧兰的女孩,因患小儿麻痹 症,嘴眼歪斜,唾液口水长流,说话口齿不清,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维持几年如一日地照应 这个孩子,教她识字,教她文化。还有个叫做蒲宏长的孩子,因为三岁时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愚钝痴呆,超过入学年纪 ,家长还不敢送他入学。因为学区要统考,对这样的学生,许多老师避之唯恐不及。想到这孩子的将来,在轮到李慧接一年级新生班级时,她主动 上门说服孩子的父母送孩子上学,学点文化对孩子今后的生活 总是有利益 的。这种情况 下,班级统考排名的事,她也只好不考虑 了。
  
  (二)
  
  要在大山深处坚守这么多年,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她需要 克服 很多的艰苦 。家在农村,丈夫腿有残疾,身为教师,李慧在上班做完自己的教师的工作后,还要做一个农村妇女要做的家务事,做饭洗衣、喂猪养鸡不用说,带孩子,种菜,杂七杂八的农活她也要去做。不知多少次她是就着月光在种菜,不知多少回她是晚上打着手电筒在洗衣服,要说不苦不累那是假的。因为这个,李慧的事还被村里人当作笑话传。就算是这样忙这样累,她的教学成绩 仍然是突出的,她所教的学生在统考中每次都能名列前茅,学生参加 各项比赛 运动 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李慧多次在年度考查 中都被评为优异。
  
  虽然她有这么多的艰苦 ,但她却从来不向指示 开口 请求 调动,有时候指示 主动 来关切 她,筹划将她调到条件更好一点的学校去,但她因为担心 黄花树学校没有教师肯去,仍然愿意坚守在这个偏远的学校。就在她被评为怀化十大消息 人物之后,在朋友聚会 时,她的朋友给中方县的陈副局长打电话请求 给她调动工作,她却马上夺下电话,说是怕麻烦指示 ,趁自己现在还能走,还走几年,等走不动的时候再说吧。她心中装着的是她的教导 事业,从不肯为自己乱花一分钱,但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她甚至愿意自己掏钱维修教室。在评上了全国楷模教师以后,她去北京参加 教师节表扬 大会,虽然指示 让她买卧铺票并答应报销,她坐的依然是硬座。因为惦记 自己的学生,她在北京开会期间,甚至没顾得上去参加 大会组织的免费参观运动 就促 赶了回来。
  
  就在黄花树学校成为“一师一校”的办学点后,看着其他教师一个个调离,看着丈夫生活 起居不便,看到儿子学习成绩 降落 ,想到儿子特别 需要 李慧调离大山,李慧也曾产生 过离开 这里的念头。但眼见教师们一个个离去,山里孩子们无仁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