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专家视点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新乡愁”期待现代乡村法律秩序消解
2011-02-08

凤凰网财经 > 财经滚动消息 > 正文

“新乡愁”期待 现代乡村法律秩序消解

2011年01月12日 08:33】【】

王钢懿

“故乡 沉湎 ”绝不是个别人的感伤文学,而是佐证了社会学专家们关于变迁所必须 要付出代价的论述 。但要害 在于如何将其历程 尽量缩短、社会代价降到最低,并尽快建立 起符合国情与乡情的现代乡村法律秩序

关于乡土中国,最知名 的文字当然首推费孝通先生的同名著作。费先生偏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与组织,立足于“以乡为家”和“以土为本”,简略 讲就是由亲朋戚友构建的熟人社会加上以土地关系为基础 建立 的农业经济。同样在他的著作中,在对比 现代社会与乡土中国的差别 时,在钻研 社会变迁对于乡土中国的影响时,提出了两个非常首要 观点。其一就是现代社会的陌生 人、个体性的属性与乡土中国的家庭化、集体性的属性相冲突,所以前者有赖于法律及其法治社会来实现有效治理,而后者就需要 依赖人治与礼治来维系和谐 的秩序。其二,就是变迁对于乡土社会所造成的庞大冲击,更将加速传统文化与组织的消解。

据说,在现在的一些作家和知识分子(或自称知道分子)中风行 着一种“新乡愁”主义的情绪 ,并由此产生 出一系列被称为“故乡 的沉湎 ”的文章。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知识分子中风行 的“乡愁”情绪 相比,“新乡愁”主义更关注革新 开放30年的社会变迁给乡村秩序所带来的庞大冲击和由此引发的人们精力 层面和道德层面上的变更 。其实所有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为上述观点供给 了有力的验证。

当年乡土中国的种种意境,早已在现代乡村残忍的现状面前黯然失色。家庭关系已不再是其首要社会根基 ,因为就连家庭本身都已变得残缺不全。而在不断被城市工业与房地产开发所蚕食鲸吞之后,农村所剩的土地也不再值得农民们为之劳作耕耘,就连农民自己的粮食 与肉菜都要从乡镇集市去购置 ,其传统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也就名存实亡了。由此带来的更严重问题就是乡村秩序的重建。温情脉脉的旧关系和彬彬有礼的旧秩序被毁坏和蹂躏 之后,并没有相应引入,并及时建立 起有效的现代社会管理替代品———

完善 的法律秩序。或者说我们引入的现代法律秩序面临着被传统乡村文化消解和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不能指责乡村的保守与后进 ,因为现代法治在中国的大都市都属于需要 大力完善 的“宏伟 蓝图”,岂能期待 乡村干部们一夜之间就控制 其中奥妙 。然而,中国社会在近百年来,特别 是在近30年来的高速发展和变迁,其给乡村所带来的庞大冲击,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在全部 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所罕见的。其变迁速度越快,传统文化与旧社会结构 的崩溃 速度也相应加快。当传统秩序和社会组织被摧毁之后,没有有效束缚 的权利 必将成为巧取和掠取 各种利益 的工具。长达千年的人治传统,穿上现代公共管理的外衣,毫无疑问是要一再演绎黑色的风趣 ,不断上演人间的悲喜剧。这其中既会有基层政权蛮横 行政给村民造成的危害 ,也必然 有失望 的小人物鱼逝世 网破式的宣泄给官员甚至更多的无辜公众所造成的危害 。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见的“故乡 沉湎 ”绝不是个别人的感伤文学,而是能够被许许多多真实案例所佐证,更能够从社会学专家们几十年前所论述 的根基规律中得以证明的、社会变迁所必定 要付出的代价。所以,要害 不在于争辩 “沉湎 ”与否,而在于如何将其历程 尽量缩短、社会代价降到最低,并尽快建立 起符合国情与乡情的现代乡村法律秩序。

与乡土中国的褪色相对应的,就是现代文明所无法遗忘的乡愁。其实谈到故乡 的沉湎 ,最早要追溯到鲁迅、沈从文等一辈作家的文字。特别 是沈从文先生以湘西为主题的散文与小说,无不为读者勾画 出一幅幅生动 的故乡 图景,也从中泄漏 出一抹对于乡土变迁的愁绪。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写道,他去乡18年之后在1934年回到故乡 ,创造处处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 ,试仔细 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更 中蜕化 趋势”。这与如今叙述故乡 沉湎 的文字竟有如此惊人的呼应。

不论是老一辈作家的乡愁还是新作家笔下的故乡 沉湎 ,信任 其读者中既有来自于农村、但已扎根到城市中的新城里人,也有很多其实从无农村生活 经验的老市民。他们对于乡愁与故乡 沉湎 的解读必然 有所差别 ,但其惊人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对于离开 故乡 、远离乡村的义无反顾。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其实已经用自己的举动 和态度在作出选择:拥抱都市、逃离乡村。

那么,又该由谁来拯救“沉湎 中的故乡 ”?

乡土中国作为一种美好 的文化符号,无疑将持续 成为一代代都市人抒发“乡愁”的寄托;也许到了某一天,都市人愿意为了寻求 自己的生活 理想 ,回到乡土中去,用新的法子 重建一个现代文明之下的新乡土中国。

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述说 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整个 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 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允诺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干 内容。

>>热门 推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