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交通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部公路抗震科技专项研究取得突破--中国国情手册
2012-05-20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路抗震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技术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提出了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网[GongLuWang]生命线布局方法和设防标准,并编制了《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抗灾技术指南》。据悉,该项目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了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网[GongLuWang]抗灾能力评价方法、生命线布局方法、公路网[GongLuWang]抗震设防标准及抗灾能力配置技术等多方面研究;建立了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网[GongLuWang]抗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网[GongLuWang]抗灾能力评价方法,包括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网[GongLuWang]抗灾能力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

  项目研究成果在映汶高速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良好。映汶高速公路是汶川地震[DiZhen]极重灾区公路网[GongLuWang]中的“生命线公路”。映汶高速公路在设计阶段与本项目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项目研究的设防目标、设防标准、设防参数、选线技术、抗震设防措施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确保了高速公路于震后一年内开工建设,大幅提高了公路抗震防灾能力,为地震[DiZhen]重灾区进行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后续藏区高速公路的防灾减灾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与经验。

  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能提高公路网[GongLuWang]抵抗地震[DiZhen]及其次生灾害的能力,能有效缩短强震灾后的道路抢通时间,并由此减少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的损失。项目研究提出的公路网[GongLuWang]抗灾能力评价方法与公路网[GongLuWang]生命线布局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公路网[GongLuWang]规划理论方法对抵抗地震[DiZhen]、地质等自然灾害能力考虑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行的公路网[GongLuWang]规划理论方法体系。项目研究中提出的高烈度地震[DiZhen]区公路网[GongLuWang]抗灾设防技术指南,对于《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规划设计研究单位提供重要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