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清华校方回应“蒋方舟信件”--中国国情手册
2011-04-11

  清华校方回应“蒋方舟信件”

  蒋方舟称北大清华学子是“既得利益者”;校方表现值得反思

  《看历史》杂志最新一期做了“百年清华”专题,在“给清华的一封信”的部分,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学生蒋方舟撰文说,北大清华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他们毫无障碍地接收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夸主流,一百年不摇动、一百年不疑惑;他们青出于蓝地应用官场技能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昨天,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表现,蒋方舟同学在信中写了一些感受和领会,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学校须要认真反思。但她同时还说,随着每个人融入学校集体,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的变更,对学校的懂得会慢慢加深。“清华精力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完整控制了。”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也看了蒋方舟的这篇文章,“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信任每一个清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母校是深深的酷爱,爱之越深,责之越切。”

  回访

  蒋方舟:学校的表态让我很愉快

  蒋方舟昨天接收电话采访时表现,清华校方有关“爱之深责之切”的断定是让自己觉得很愉快的表态,“我的动身点确切也是建设性的。”

  蒋方舟说,自己的文章不是战斗檄文,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事后大家的讨论远远超出了这封信,也远远超过了清华,“信中所讲的问题是高校的广泛现象”。

  蒋方舟承认,可能出于自己“身在此山中”,文章可能会有褊狭的地方。但她坚持以为,不管是作为清华人还是中国人,“首先是人,要有自己的断定力,所谓的集体声誉感不能代表个人断定。”

  蒋方舟懂得陈旭的说法,“我认为毕业前和毕业后的感到也会不同”。但她仍坚持文中对目前学校状况的描述和感受。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