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返校日校友忆往昔:清华是我一生的名片--中国国情手册
2011-05-04

  昨天,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正日子”。记者一早赶到清华园。此时,清华第一教学楼前,一批批各方赶来的清华校友已纷纭蜂拥到接待台前。他们在红色名签上写上自己的毕业年份和姓名,并做成小签挂到胸前。时光一下穿梭到每个人的“清华当年”,“清华”成了他们一生最闪亮的名片。

  忆清华如血脉

  一家两代5位“清华人”

  51岁的吴忻,推着他86岁的老母亲,宁静地朝远处赭石色的教学楼方向远眺。这个园子对吴家人来说,实在太熟习不过了。吴忻的母亲于1952年毕业于清华经济系,吴忻1984年从清华燃汽轮机专业毕业,一旁正在照相的哥哥吴仪,则在1985年拿到清华精密仪器专业的硕士学位。吴家人一辈子住在清华园西南区的宿舍里,算上逝世的父亲和在清华教书的嫂子,吴家一共有5个“清华人”。

  “咱们都是清华子弟,当年我们一批孩子百把个考进清华。”谈话始终,吴家兄弟都没有怎么表达对清华的情感,对他们来说,清华就像流淌在血脉里的血液一样,平凡又名贵!

  毕业50年重返

  当年重基础,给了工作好底气

  虽然自从1991年,“61届暖气掌握专业一班”的同学们毕业30年后,每隔5年,他们都要重聚一次;虽然清华目前的中央主楼,就是由他们参与、设计了大部分的暖通工程,但清华的日新月异还是叫76岁的张文兴老先生嘴里一直叨念:“咱们毕业50年咯,现在学校比过去大多了,认不得路了……”

  “61暖1”班的同学,1956年考进入清华大学。算上勤工俭学,他们一共在清华待了5年。“那时候,考清华并不容易。”“暖1”班里一位来自太原的女同学说,那年,太原六中考上清华的就两个人,另外有4个学生去了北大。 “班里的学习气氛特殊好,在清华的5年,学校教会我怎样学习,怎样做人。”74岁的徐邦煦先生在退休前,是北京燃气热力工程设计院的一位总工程师。他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看重基础的造就,“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底气。”

  一个班同学

  一半在国外一半在国内名企

  航天航空学院门口,四个进入四十不惑之年的男人像后舍男生一样,相互调侃,他们是力学系94届的毕业生。

  接下来一聊,记者发现,其实他们是帮“鬼才”:张念目前在耶鲁攻读博士,郭英涛在企业里从事力学相干的工作,而老叶,读了力学又去读法学,最后却在银行系统工作。“咱们班上27个学生,有一半左右在国外,多在大学当教授,或者在著名企业,从事相干工作。”

  老叶努努嘴表现,清华就是个检验你是否是专业人才的地儿。“你看吧,这平凡说说笑笑玩玩闹闹都一块的,但上课考试,就有的人坦荡荡……”老叶爱好把自己没有坚持力学学到底的原因,归为到自己同辈“鬼才太多”。老叶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个海南考过来的同学,他是理科生,但是语文和英语(论坛)单科,都拔得海南省头筹,“啊哟喂,当年我们拿着牛津词典考他,不带被问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