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小学生与家长写信互动 孩子心声折射教育得失--中国国情
2011-05-23

  父母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但是,孩子心里想的什么,对父母有怎样的要求和盼望你知道吗?日前,济南市燕柳小学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开展了一次互动,让他们互相写信。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出我们教育方面存在的得与失,以及家长的反思。


  孩子们的心声


  案例一


  我不再是小孩 请给我点自由

  妈妈,记得小时候,您对我照料得无微不至,教我说话、教我识字、教我走路,我简直就是您的掌上明珠。而那时,我也是个乖宝宝,每天依偎在您的怀里,几乎寸步不离,我一直很感激您对我的爱。

  可我现在都快12岁了,不再是那个只会撒娇的小孩了,您也常埋怨我不再可爱,但我毕竟不再是小孩了。

  而妈妈还是原来的那个妈妈,对我特殊关怀。我一出门,您就千叮万嘱让我早些回来;我一考完试,您就会拿考好的同学和我作对照;我一上网聊天、追星,您就说我不务正业、不思进取;我戴着耳机在您面前滑过,您就会说,淑女不该这样走路,应当……

  现在我虽然有您的关爱,但却不自由。我长大了,或许您该放手,给我一点自由。我的隐私,比如日记本,您不该偷看,因为那是我的私人物品,里面都是明星、八卦之类,您也不会感兴致。我爱好和同学们去玩,我们偶尔会约好一起去玩,您不用吩咐太多,我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还是有的。我的梦想是想当歌手,而您却想让我当白领、当作家,虽然我写作有一点优势,但我并不感兴致……妈妈,请留给我一点自由的空间吧!

  记者: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是高年级的孩子,越盼望自由。有的孩子写到“不要管我,我不要当风筝,要当老鹰自由飞翔。”这位家长告知记者,他们的教育方法确切有点家长制,孩子确切有点压制。但是孩子太调皮了,管得不严不起作用,与孩子交换上有点“代沟”。

  记者发现,四年级孩子的家长,就已经和孩子有了“代沟”。

  点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济南故事广播心理热线主持人杨青):看了这个孩子的信后,我认为首先这位家长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于是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时,不是分享,而是掌握;面对孩子日益成熟的自我,家长的表示不是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而是拿出自己的模板,考量孩子的所谓“对、错”,试图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未竟理想的“孵化器”,这无疑会迫使孩子反感排挤。

  写这封信的孩子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方法是单一的,是家长一方认可的、赞成的,而不是家长和孩子共认的。通过孩子的表述可以看到,家长接收的只是符合家长评价尺度的方法,而不是符合孩子成长阶段和成长规律的方法。


  “看上去似乎是家长爱孩子,其实质是家长"自私"。这位家长借助自己对孩子的无微不至,满足的是什么?是自己被须要、自我可以掌握某种走向的心理满足,假如真的爱孩子,为什么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我非鱼,安知鱼乐否?”杨青以为,在有这种“掌握”偏向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看一看,合理撒手。来源: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