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调查显示: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成绩论高低--中国国情网
2011-05-31

  新华网天津5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李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态研究报告(1999-2010)》指出,近十年来,相互尊敬、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程度虽然有所进步,但以学习成就论高低的现象仍有存在,数据显示,有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成就论高低。

  这份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结果进行对照之后发布的总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教学关系从单向传递转向了双向交换,师生合作互动、平等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拥有了话语权,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更多的教师会给学生辩护的机遇;二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三是教师更多地勉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

  参与调查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赵霞表现,以上结论表明,现代课堂教学已经由传统的以教师提问为主导改变为勉励以学生发问为主,从“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传递走向了“互问互答”的双向沟通。

  这份报告还指出,九成以上的少年儿童表现非常珍爱和老师的关系;六成多的少年儿童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告知老师;教师勉励、关怀学生的积极行为有所增多,而奚落、讥笑、推搡、打骂学生等消极行为有所减少。“这表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赵霞说。

  这份调查报告同时也指出,相互尊敬、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程度虽然有所进步,但以学习成就论高低的现象仍有存在。赵霞表现,大多数教师不会因学习成就、相貌、经济条件、爱提看法等因素而轻视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但是与其他3项因素相比,只有60.2%的教师不会因为学习差而轻视学生,远远低于其他三项(81%、80.7%、73.3%)。由此可见,以学习成就论高低的现象仍然存在,成就仍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据了解,本次调查对象取自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10个省(区)46个区县,涉及184所中小学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转自新华网


  作者:周润健 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