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中国最小博士张炘炀 到底有多聪明?--中国国情
2011-09-06

【本文导读】 昨天,北京不少高校举办了新生报到和新生开学典礼活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一名特别的博士新生,他就是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小的大学生和中国最小的研究生。如今,他仅仅16岁,就已经成为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 [详细]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就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纪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标焦点。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

  人物经历

  1995年7月8日,张炘炀出身在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高级中学。父亲张会祥为他取名“炘炀”,意思就是温度高、火热。名字中的几个字颇为冷僻,现在各种报道中,张炘炀也以讹传讹有了三个版本的名字:张炘炀、张炀、张新炀。

  不过,无一例外,名字中的字都有个“火”旁,也许这和当时出身时候的天气有关。不过,老张应当没有想到,现在的小炘炀会这么火。

  孩子渐渐大了,张会祥也渐渐发现,儿子够聪慧:两岁半时,就曾在三个月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令家人大为吃惊。

  2000年秋,张会祥联系熟人,将刚满六岁的孩子送进小学。只用了一个月,张炘炀就转升二年级。结果二年级读了一个月,三年级用了四个月,随后张炘炀跳过四年级,直接读五年级,又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读完。一年后,炘炀进入初中。六年制的小学责任教育,张炘炀只用了两年。

  还好,“初中”对于张炘炀来说还算安稳,初一初二都好好念了。直到初三下学期,老师开端向张会祥反应,炘炀不能好好听课。

  既然这样,张会祥便把孩子带回了家。等到新学期开学,在家自学半年、算是“初中毕业”的张炘炀便直接跳级到盘山县高中,直接读高三。

  到了2005年高考的时节,这个还没有身份证、靠一张当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报上名的超低龄考生,在众人关注的眼光中,走上了高考这座独木桥。 高考刚刚停止,张炘炀就很有把握地对父亲说,考得一般,比模仿考的时候好点,上个二本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果然,分数出来,505分,比辽宁的二本分数线高了近五十分,被天津一所大学录取。

  而此时,依照一般的入学规律,和张炘炀同龄的孩子还在过着小学四年级的暑假。

  大孩子的成就小孩子的心态

  尽管已经成为众人啧啧称奇的公众人物,张炘炀的心态,却仍只是个十一岁孩子。他最爱好会打呼噜的小熊玩具,爱看电视里正在热播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崇敬周恩来,长大了想当大学教授,以为天津和北京是全中国最好的地方,而自己即将在天津渡过的大学生活应当会很安闲,和记者通电话的时候,一开端还会答复上几个问题,后来会憋不住地直说:“我去玩了,再见。” 说起来,张炘炀也还是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从七岁开端,炘炀谢绝吃肉,按他的话说,“吃肉是另外一种情势的杀生”。

  在和生疏人面对面的时候,张炘炀还会表示出几分成熟,而真要混熟了,他完整就是一个孩子的样子,甚至还会爬到你的脖子上撒娇。 张会祥对这些已经习认为常:“我儿子,是个有几分成熟的孩子。”他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件事情。高考前两个月,他对张炘炀说:“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我们就不要看电视了,也冲刺一下。”一开端,儿子还不愿意,这不是不能看动画片了吗?不过,父亲说了一段时间,到了高考前一个月,张炘炀自动说不看电视了。

  至于性情,对于刚刚十一岁的张炘炀来说,也许还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倔。这也是渐渐开端长大的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的特点。高考中,英语听力不计入总分,只做为参考分数,老师和家里一开端和炘炀磋商,不要做听力,把时间空出来做后面的。

  张炘炀先不赞成,做了很长的思想工作才做通,答应不做听力了。考试的时候,他果然干脆不答听力题,不过也没有涂答题卡,连去“蒙”几分的想法都没有:“不做听力就是想省时间来做后面的,可儿子最后却提前二十分钟交卷,听力省下的时间他给提前交了。”说到这里,张会祥哈哈大笑,“孩子还是小,所以我大学还是要陪读的。”

  大人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张炘炀在一边的床上,听一会,抱一会小熊,翻几个跟头。

  神童秘诀

  十一岁的张炘炀考上了大学,原因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父亲张会祥认为,聪慧的原因,“主要还是遗传。我没有采取特殊的办法。不过比较重要的是,父母必定要爱学习、爱动脑子,经常思考,对孩子有好处。”

  其实,张会祥和妻子也都是普通人,一个是街道的干部,一个是学校的老师,不过,两个人倒都是平时爱好看看书的人。老张看来,家里有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孩子自然也能跟上来。

  对于张炘炀来说,跳级习认为常。不过,其实这位跳级生的成就,在班级中从来不是最好的。张会祥笑着说,小学的知识就那么多,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去学,在跳级的问题上,自己的想法一直是“不求最佳,只要更好”,孩子不必定要在学校里排到前几名,成为领头人物不见得就会胜利。事实上他的成就一直保持在中上水平,就已经够了。

  在进入高三之后,张炘炀参加了第一次月考,全年级680名学生中考了第219名。对于孩子来说,参加这样大规模的考试还是第一次,毕竟小学初中都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参加考试。

  不过,小炘炀显得很镇静,一点都没有一个九岁可能表示的张皇,而且他的成就也让家里人和老师认为很愉快,更让小孩子自己树立了信念,信任可以和比自己大的多的大孩子们做同样的事情:“除了体育课我赶不上他们,其他的,我都行。”张炘炀很有几分志气。

  张炘炀曾经说过,最爱好的地方就是北京和天津,于是,就有人问他,也问他父亲:干吗不多筹备一年两年,直接考进清华北大呢?

  张炘炀撇撇嘴,考上了就考上了,天津也不错。

  面对这个问题的张会祥开头就说了四个字:“顺其自然”:他告知记者,“说实话,儿子再温习一年也未必能达到那个水平,毕竟年纪还小。温习旧知识,反而给孩子很大压力,非把孩子压坏了不可,产生厌学情感就更不好了,我就是想让他轻轻松松上大学,硕士、博士时再考个更好的也不迟,其实本科也够了。我只愿望他的知识越来越多,比别人多几年时间就是他的优势。早几年出来工作,就算是捡破烂,也比别人早几年,不是吗?”

  现在的张炘炀和父母,已经搬到河北廊坊,筹备在这里开端他们的大学生涯。

  “大学里还跳级吗?”

  “能跳干嘛不跳?”张炘炀一扬头,十一岁小孩子的天真跃然面貌上,尽管他将成为一个大学生。

  “应当不会吧,至少也会在三年左右。”张会祥认真地说,毕竟大人知道,现在,是上大学了。

  按正常的学习进度,张炘炀现在应当上小学四年级。但他用不到5年的时间,却走过了普通学生12年的读书过程。

  1995年7月8日,张炘炀出身于辽宁省盘锦市。张会祥对儿子的印象是“说话比较晚,22个月的时候才会说话。别的孩子说话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出来,但他不是。”

  不过,在儿子三岁时,父母开端发现他有良好的记忆力。父母开端教他认字,3个月以后就会了1000多个字。上学前,张炘炀已经认识了2000多个字。

  2000年秋,6岁的张炘炀进入长征小学读一年级,一个月后,转学至魏家小学。随后,直接升入二年级;又一个月之后,又升入三年级;4个月之后,直接上了五年级;五年级读了两个月,升入六年级。一年之后,张炘炀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用两年读完初中三年的课程,还控制了高中的全体知识。2004年9月,十岁的张炘炀直接到盘山县高中读高三,而他也只读了一个月,便在家中温习筹备考试。

  像很多父母一样,张会祥夫妇也帮着儿子写家庭作业,可很快他们发现自己被儿子落下了。

  “拿到小学毕业试卷,张炘炀一做就得了90多分。后来基本上学校留的家庭作业,他都会,没有必要再写那么多遍,也就是用草稿纸画一画。”

  张炘炀六年级上了一个完全年,之后就初中考试了。580多名学生,他考了160多名,不到半年他就考到了71名。初二上半学期的课程在家里就都学完了,初三已经学了许多高中的课程。接着是上高中。就3个月的时间,把数理化都看了一遍,之后考试竟然得了90多分。

  高中的课程,正常学生学得也不轻松,但张炘炀经常说:“难吗?枯燥吗?”

  在父亲的记忆中,张炘炀从不死记硬背,放学之后,回家自学也是学一会儿,玩一会儿。每天晚上9点半准时睡觉,凌晨6点半起床,有时还爱睡懒觉。张炘炀自己从来不“谦逊”,说:“我这种苗就是长得快”。

  性情特点

  “学习好的同学被人超过”

  张炘炀的求知欲特殊强。上初中时,学校组织高中化学比赛,他自己跑到学校的教务处要求报名。还有一次物理比赛,他也参加了。虽然没取上名次,但促使他学习高中知识。

  张炘炀还自己总结出几个“张炘炀定律”。他编的一个化学的“定律”被当化学教师的亲戚推翻了。张炘炀若有所思,跟爸爸说,“总结定律挺难的,看来还得多学才行”。

  张炘炀从来不参加学习班或补习班,全凭自己的喜好学。父亲教英语时,找1000个词汇让他每天记一些,他玩,父亲就给他念,他用耳朵学。张炘炀没正规学过英语的语法,进行时说不全,但会用,靠文章懂得记忆。高考时,英语考了100多分。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会用不就行了?”张炘炀不懂得别的小朋友一遍一遍地做题。

  “不求最好,但求博闻。”这是张会祥对儿子惟一的要求。“我们不给他定目的,非要考到哪里,非要考多少名次,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情势,跟别人比是中上水平就可以了”。 大学毕业的张会祥经常和儿子一起。儿子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张会祥有意让他学一点初中的知识,初中毕业再让他学一点高中的知识。中考一停止,就有意让他学一点高中的知识。这样就总是往前赶,以不累为原则。

  张炘炀非常爱好考试,把解难题当作一种快活。“他没有对手,考多少算多少,没考好就跟他说是题难,你难别人也难,咱们再学,让题不难。这种环境让他能非常自动地接收知识,而不是完成任务似地接收知识。”

  一路跳级,张炘炀似乎非常顺利。但在他看来偶尔也会遭受挫折,“挫折,就是一个学习好的同学被另一个同学超过。”

  张会祥承认,自己并没有系统的教育思想,只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形因势利导,因为他自负最了解孩子,也自负这种办法对孩子适合。

  张会祥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对孩子很投入,在盘山县高中做地理教师的妻子吴慧娟只能当配角。“两个人教就会乱套,因为步调不一致,孩子会无所适从”。

  换位思考

  “它占用了人类的劳动” 像很多11岁的男孩儿一样,张炘炀爱好看卡通片、摆积木、玩变形金刚,跟小朋友做游戏,踢足球、打篮球。遇到感兴致的话题,他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有趣的故事,不愉快的时候也会叫父母“闭嘴”。

  可张炘炀确切跟很多11岁的孩子不一样。

  他会说:“矿泉水为什么贵?因为它占用了人类的劳动。”

  “吃肉是另一种杀生,是不善良。”

  对爸爸的解答不满意,他会说“能不能换个解释办法”。判定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他会看垃圾处置得如何。

  “儿子像个小大人,他甚至反驳大人的观点,也可以和成年人坐在一起聊孩子们很少关怀的严正话题,从伊拉克战斗到市容环境。”在张会祥看来,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学校里面也就有课间十分钟玩儿,回到家就是学习和上辅导班,都成了书呆子。儿子的学习时间和玩儿的时间结合得比较好。

  张炘炀对很多事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他已经看过几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感到“自己都能写几十万个为什么了”。

  张炘炀正在完成他进入大学前的最后一项作业———在他的卡通书桌上,他正画一张图,一张城市规划图,上面标着机场、立交桥和居民区。看记者感兴致,他就滔滔不绝地给记者上了一堂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大课。

  记者采访时,他时而走来走去,时而靠在父母怀里“旁听”,也不时地插嘴答复问题。每当这时,张会祥都会用慈祥的眼光注目着他,让孩子纵情表达自己的观点。

  “即使父子俩观点不同,父亲也不会拿出家长的威严去教训他。”妈妈说,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像两个同龄人在探讨问题。

  张会祥认为,孩子从这种交换中能悟出道理,现在儿子已经自己领会到“生存是本能,生活就是活着要有精力”。

  “其实还是要让孩子快活,能快活才干学习好。”张会祥说。

  各方态度

  11岁上大学是严格的挑战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9月,张炘炀将成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生。为了照料儿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母亲已经把工作调到河北廊坊,而父亲也将到天津全程陪伴小炘炀开端大学生活。

  但很多人都以为,这个结局对“神童”来说不太完善。“再学几年,考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不是更好吗?”

  张会祥不这样以为。“这样反而是给孩子增长了压力,他对旧知识不感兴致,对他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我是愿望等孩子上大学以后再发展,如果还可以的话,将来再往上考。”

  张会祥的假想是:不让孩子过早就业,考硕士、博士时再考名校,22岁的博士生还是有优势的,即使当不了科学家,竞争力也强。“完善不完善不是一个尺度来权衡的,如果现在就到了名校,压力、竞争会让孩子枯萎的”。

  张炘炀爱学数学,父亲想让他学些经济、金融知识,多控制一些本事。“现在看来,他不能再跳级,必需扎实学,学得广,我会用最适合孩子的方法辅助他学”。

  但张会祥对儿子的大学生活还是担忧。“他还小,虽然像个小大人,求知欲强,但独立生活处置事情还不行,懂得才能弱”。

  担忧的不只是张炘炀的家人。辽宁大学一位教授以为,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有显著差异,须要学习者有比较周密的逻辑思维,就现在张炘炀的状态剖析,他的思维有必定的片面性,具体思维也不太完美,情绪、意志力、意见还是11岁儿童的层次,在某些方面必定会涌现不适应。虽然家长已经筹备去陪读,生活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父母取代不了小张与同龄人的交换,到了大学在年纪相差太大的同学中,他必定会感到孤单,这种心理和情绪上的断层,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按理说他应当再等一二年,学得更扎实,身心成熟一点,可现在只能上了大学后再看了。”盘山县高中校长王朝武以为。

  王朝武有30多年教龄,当了7年副校长、7年校长。他以为,应当把可以学习大学知识和能上大学离开看。能参加高考,得505分,说明这孩子高中的知识控制得差不多,但让他在大学课堂按部就班地上课,记笔记,到图书馆,参加军训,确定坐不住,对他是个摧残。他接收才能强,应当告知他怎么学,学什么,还得用特别办法照料他。

  2008年的夏天,14岁的张炘炀通过了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纪最小的硕士生。回想已经过去的3年大学生活,这个被同学们称为“小屁孩”的孩子吐露出浓浓的迷恋与不舍。

  张炘炀发明了一个奇迹,未来会怎样,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