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教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储朝晖:教师“被慈善”说明什么--中国国情
2011-09-07

  

  近期在各地的调查表明,教师基本权益受到各种损害的例子目前依然很多。令人愕然的是,损害教师权益的主体中,大多有当地政府部门的身影闪现

  据悉,湖南省长沙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的通知》,通知道:“各级各部门要把‘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要组织干部,动员群众,完成任务。”这一文件要求教师每天捐一元,并在工资中强行扣除,这一做法与现行各项法规政策是直接抵牾的。

  首先,这些捐款的去向不明,仅仅泛泛地说捐款的目标就是帮扶贫困。“慈善会在财政局开了一个专户,主要就用在慈善助学、慈善助医、慈善助居等活动上。”没有具体的捐助对象,没有明细的使用账目,使用进程没有向捐资人公开,也没有监督机制。所以完整可能导致以慈善的名义行非慈善之实,乃至黑恶作为。

  其次,这一做法完整是非自愿的。这种“捐款”成了工资单上固定的一项,捐款人既不解又不自愿。在他们不完整知道所捐出的钱如何使用的情形下,不自愿不仅是可以懂得的,也是他们对自身权利的正当维护。

  更为恶劣的是,这项自2004年就开展的“一日一元捐”捐款,本来一年就是365元,去年又进步到了400元,并且长沙县所有的中小学都这样收取。不但未经任何程序涨了捐款额,还变成了强迫。这就严重违反了慈善事业的基本精力和原则,裸露了强捐者本身所作的已经完整不是慈善事业了。

  这件事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这不是一两个孤立的案例。江苏泰州市海陵区教师,在补发增补工资中每人被“捐”出两个月工资计4000元左右;河北等地教师入职先要“捐赞助学”,交钱之后方能入编;淮安市淮阴区教职员工,被要求每人至少捐款500元支撑“爱心淮阴”的活动。

  近期在各地的调查表明,教师基本权益受到各种损害的例子目前依然很多。令人愕然的是,损害教师权益的主体中,大多有当地政府部门的身影闪现。发生强捐的“三湘第一县”长沙县经济发展较快,但教师的工资却未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地发到位,一所乡村公办学校的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

  全国尚有不少地方,以当地财政艰苦为由,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师工资尺度给教师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克扣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不让教育部或省级文件与一线教师直接会晤;有些是以编制不足的名义,不给在岗任教的教师入编,从而低工资聘请;有些评上职称的老师,被“高职低聘”拿较低的工资;有些地方瞄准教师入编难,动辄收数万乃至十几万的“入职捐”,让本就收入不高的教师用数万元买一张入职的门票;有些地方政府以直接在工资中扣除的方法强行向教师借款;有些则以各种名义强行向教师捐献……五花八门,将教师的工资当作唐僧肉,将教师作为被勒索的对象。

  爱心捐助,济贫扶困,本是社会应当提倡的善举,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之须要。然而,一旦一些行政机构借助手中的权力,要求下属职工“被自愿”地捐款,就让献爱心的本身变了味。

  如以扶弱济贫的观点看,在强捐进程中,显著存在相对强势和相对弱势。“被捐款”者处于相对弱势,不但得不到相应的保护,他们本应拥有的基本权益反而受到剥夺,因此从实质上看,这个进程不是一个公正和慈善的进程,而是一个违背公正与慈善的进程。长沙县2010年“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到账捐款312万元,其中201万元来自乡镇,这表明,他们是在从乡村从业的弱势人群手中强占了资源,这样的“慈善”从源头上就不慈善。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以“爱心行动”为借口弄出的“政府慈善基金”,外表看起来很光鲜,本质上都是为了少数人的面子光明,而违反大多数人自主张愿的强捐行为,这本身是超越其行政职能范围的;若以“入编费”、“上岗费”收取教师的钱款,则属于滥用职权的行政权力异化和权力寻租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又对那些有教师资质却交不起钱的人构成侵权。这种行为的后果是,通过这种方法录用的教师质量难以保障,即便从业后也是带着心灵损害工作。这种损害将会无意识的传播给他所接触的同事和学生,最终损害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心灵。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师德,而疏忽对教师正当权益的维护。长沙县慈善会会长说:“你们老师按道理觉醒是最高的,思想境界也是最高的,也是扶贫帮困的先锋,走在前面,不在乎这三四百块钱吧。”

  不少老师面对这种“被捐款”行为,也一声不响地忍耐着。

  这种强捐还显示出公权对私权习惯性的狂妄。即便是私权有理,在显著使用不当的公权面前也难以理直气壮地说“不”,于是给了用心叵测的人利用公权实现一己意愿的可乘之机。只要世间发生了什么,他们总会敏锐地用手中的权力发起捐款,以众人的“被自愿”堆砌其“大爱”形象。

  显然,这种“被自愿”的行为与“乱摊派、乱收费”无实质差别,是扛着慈善的旗号进行低劣的“爱心表演”,当然更是对公民爱心奉献的一种公开亵渎,也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强行切割与损害。

  所有这些做法,受影响最大的是底层的一线教师。一线教师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的直接效应是下降了教师的社会位置,使得优秀的人才不愿做教师,大多数人愿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到底层社会大众公正地享受教育,摇动了教育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基础。

  让慈善回归纯粹自主,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这本身就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作者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

  

    今日热门                  教育新闻 | 教育社区 | 教育首页
储朝晖:教师“被慈善”说明什么--中国国情
世界校花大PK
新闻资讯
 
  • 校长劝新生"Hold住"大学时光 世界大学排名港校高于北大清华
  • 小升初为"占坑"4年破费10万元 台大校长赞成学生有目标逃学
  • 浙大力学哥 400枚硬币炫富 北影新生报到俊男美女亮相(图)
  • 报名 全球顶级商学院巡展  微访谈预告:家暴来袭我该怎么办
  • 教育名人微博推举 关注搜狐教育
    储朝晖:教师“被慈善”说明什么--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