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财经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国情
2011-04-13

  □ 本报记者 齐小乎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应邀接收本报记者采访,就中国应对气候变更的相干问题及财政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问:朱副部长,请您先谈谈在应对气候变更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是怎样的?

  答:中国政府高度看重应对气候变更工作。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症结阶段,下降排放存在特别艰苦。但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动身,中国政府以高度负义务的态度,始终把应对气候变更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更的国际合作,并采用了切实国行家动为应对气候变更做出积极贡献。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出席在美国纽约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更峰会,明确指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更,实行各自义务是核心,实现互利共赢是目的,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确保资金技术是症结。

  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更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看重气候变更问题,为应对气候变更做出了不懈尽力和积极贡献。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6%。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在这么短时间内这样大规模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须要付出艰难卓绝的尽力。而且我们的减排目的将作为束缚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许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

  问:“十二五”规划提到要改变经济发展方法,这自然会导致经济增加速度减缓。对此中国的态度怎样?

  答:积极应对气候变更、走可连续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目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进步经济增加的质量,使发展真正树立在资源、环境可连续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从国情和实际动身,制订了应对气候变更国家方案,不断增长应对气候变更科技研发投入,尽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森林碳汇,进步适应才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期间,全部中国环境质量大大改良。但我们还要继续尽力。

  问:环绕应对气候变更的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剧烈争辩,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

  答:在应对气候变更这个问题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共同但有差别的义务原则,这是《联合国气候变更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认的基本原则。同时应当看到,对于人类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长期过度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温暖环境恶化,已经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义务,率先大幅度绝对减排。要许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有一个逐步相对减排的进程。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供给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辅助发展中国家进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更的才能。

  问:朱副部长,您本人是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更筹资问题高级别咨询小组成员,这项工作在推进解决应对气候变更资金需求问题上施展了什么作用?

  答:气候变更国际会谈中的一个症结问题是资金问题。《哥本哈根协定》就发达国家在2010年到2012年供给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到2020年每年发动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辅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更达成了一致。为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建议成立了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更融资高级别咨询小组。小组成员由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的20名代表组成,我本人代表中方参加了这个小组。小组在2010年底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关于气候变更资金问题的报告,中方以为,在气候变更资金问题上,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共同但有差别的义务原则。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供给新的、额外的、充分的、可预期和可连续的公共资金。在明确公共资金主渠道的前提下,可以讨论私人部门、碳市场等补充性资金来源。

  问:财政在应对气候变更中做出了怎样的尽力?

  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财政部积极构建应对气候变更的财税政策体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推动节能减排、进步能效、优化能源构造、增强才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中央财政大力支撑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力发展森林碳汇,积极应对气候变更。2009年和2010年部署了节能减排资金1385亿元,支撑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伍产能、建筑节能、城镇污水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示范创立等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培养节能服务产业,实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培养发展新能源汽车。部署可再生资源发展资金209亿元,支撑实行“金太阳”和“屋顶计划”示范工程,稳步推动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运用;支撑风资源测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范畴运用、煤层气开发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等。部署166亿元电价附加补偿资金,对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的部分给予补偿。上述三项部署合计1760亿元。

  问:中国政府树立的应对气候变更的创新性融资机制是怎样的?

  答:中国干净发展机制基金就是中国同国际社汇合作以支撑国内应对气候变更的创新性资金机制的一个典范。树立基金和开展基金业务工作,是符合应对气候变更国际干净发展机制(CDM)合作的一个发明,把CDM合作对国家和全球可连续发展的贡献,以可连续的方法,从项目层面升级和放大到国家层面,对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更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基金的树立和运行既充足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更问题的高度看重,也体现了对与应对气候变更和低碳发展相干的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基金利用征收的CDM项目国家收入,通过赠款和有偿使用两种方法为应对气候变更工作供给资金支撑。财政部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继续支撑基金施展创新机制作用。

  问:如何对待西方国家提出的通过征收“碳关税”支撑应对气候变更的建议?

  答:一些西方国家以“碳泄露”为借口,提出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和服务实行不同类型的边疆措施,如对化石燃料以外的进口产品征收碳税等。此类措施有悖于《联合国气候变更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差别的义务原则和关于发达国家供给资金技术协助发展中国家减缓碳排放的规定,也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腕,严重减弱发展中国家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更才能的进步,有损于全球应对气候变更的长期尽力。各国应采用符合《联合国气候变更框架公约》、世贸组织协定等多边规则的措施,实行各自义务,这对确保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更尽力在正确轨道上前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