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汽车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时评:别总是让公车改革者担骂名--中国国情手册
2011-06-20

  山东省有关部门日前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要求这些单位的公务人员在市区3公里范围内执行公务活动时,原则上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同时制止公务自行车私用(6月19日《新京报》)。

  因事涉公车[GongChe]改革[GaiGe],这条新闻在网上引起很大关注,网友留言和相干评论大多以为此举华而不实,其中不乏讽刺、咒骂之辞。这似乎印证了杭州市委副书记、杭州车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叶明说过的一句话:公车[GongChe]改革[GaiGe]是自讨苦吃,往往吃力不谄谀。

  我有两个疑问:其一,此前有人在评论公车[GongChe]改革[GaiGe]时提出:公务人员外出公干非得乘公务车吗?乘公交车、自行车难道不行吗?现在,山东省有关部门从善如流,却又为何遭到质疑和批驳?其二,中国每年公车[GongChe]消费数千亿元,公车[GongChe]改革[GaiGe]步履维艰,每每有地方推动公车[GongChe]改革[GaiGe],总会遭到舆论的剧烈批驳,那么,难道改革[GaiGe]比不改革[GaiGe]更应当挨骂?

  就公务自行车而言,哪怕在实际执行中打了折扣,哪怕使用率不高,但这对于减少公车[GongChe]经费开支、勤俭能源、减少污染、缓解交通拥挤也是有正面作用的。更重要的是,它利于造就公务人员的勤俭意识,于潜移默化中转变他们出门公干必用公车[GongChe]的习惯。无论如何,公务自行车有总比没有好,这个“基本点”不该被否认。鉴于公车[GongChe]改革[GaiGe]之艰苦,我有一个比较务实的观点:只要公车[GongChe]改革[GaiGe]不是以“权力自肥”为目标,那改总比不改要好;公车[GongChe]改革[GaiGe]要“治本”,但如果某项措施能“治标”,也同样是改比不改好。

  对于公车[GongChe]改革[GaiGe],很多人总是持有这样的观点:要通过制度建设束缚权力。这看上去是高尺度、严要求,但之于现实国情,又未免失之高蹈和虚泛。没有任何单一制度可以束缚权力,束缚权力要靠很多个具体措施形成合力。像公务自行车这样的单个措施虽然不完善,但没有这样的一个个具体措施,束缚权力的制度就永远不可能树立。

  而舆论对于公车[GongChe]改革[GaiGe]的苛责,后果就是“枪打出头鸟”,谁搞公车[GongChe]改革[GaiGe]谁就挨骂。而那些不搞公车[GongChe]改革[GaiGe]的反倒无事一身轻,继续享受公车[GongChe]消费的盛宴。如果公车[GongChe]改革[GaiGe]遭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又无法博得舆论的支撑,两边受气,那么就没有哪个地方愿做“出头鸟”,“改不如不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会广泛成为“理智”选择,每年数千亿元的公车[GongChe]消费依然如故——难道这是我们所愿望看到的吗?

  任何改革[GaiGe]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公车[GongChe]改革[GaiGe]更是如此。对于那些真挚但并不完美的改革[GaiGe],社会舆论不妨多些宽容、懂得和勉励,而不应一味地求全责怪,更不能让改革[GaiGe]者总是承担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