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卫生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救命药鱼精蛋白告急背后 折射政府限价制度隐忧--中国国情网
2012-05-01

  近来,一种名叫“鱼精蛋白”的药品[YaoPin],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意外大增。其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是产量锐减,全国各地医院突然“缺货”。更为关键的是,该药是心脏手术中最普通的常见药,而且“唯一”、“不可替代”。正因如此,全国多地心脏手术被迫“停滞”,众多患者“命悬一针”。

  在这个商家恨不得没有需求都要“创造”需求来带动消费的时代,一直有着刚需的商品反而无人生产[ShengChan],理由何在?说起来原因十分简单:生产[ShengChan]此药利润太低,甚至亏本,而企业[QiYe]又不能擅自调价,因为它是国家限价药品[YaoPin],且十几元的价格已经保持了近20年。因此,不管此药市场需求如何,可以确定的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QiYe]越来越缺乏生产[ShengChan]的动力。

  这种现象和原因,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从若干年前的第一次药品[YaoPin]大降价开始,“降价药上了目录就消失”的命运一次次重演,而此前消失的若干药品[YaoPin]之所以没有“鱼精蛋白”这么高的知名度,是因为它们消失后,很快就被类似药品[YaoPin]“替代”,患者用不到这种药,还能用到那种药,用不到廉价药,还能用到高价药。而这次情况不同了,用不到“鱼精蛋白”,也绝无其他药品[YaoPin]可用,于是,大量心脏手术自然而然就被耽搁下来。药品[YaoPin]限价在实施中遭遇抵制,终于到了“要命”的时候。

  “鱼精蛋白”的遭遇不是偶然发生的个案。百姓需要廉价药的美好愿望和企业[QiYe]追求利润的天然属性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为了调和这对矛盾,国家反复出台各种药品[YaoPin]“降价令”、“限价令”,希望企业[QiYe]能够挤出利润空间将其恩施百姓。然而,相关部门似乎忘却企业[QiYe]不是慈善家,他们可以被限价,更有停止生产[ShengChan]或者将药品[YaoPin]改头换面的自由,为了实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良好初衷,相关部门仅靠一纸“限价令”远远不够。

  在这场“药荒”中,一些人认为生产[ShengChan]企业[QiYe]也很委屈。原因是近20年“鱼精蛋白”一直维持定价不变,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这让药企无法生存。不过,这个理由似乎站不住脚,因为药厂根本不可能只生产[ShengChan]这一种药品[YaoPin],而让自己陷入亏损无法运转的境地。全国唯一的“鱼精蛋白”生产[ShengChan]厂家坦承:“从直接成本说,生产[ShengChan]鱼精蛋白处于盈亏边缘。鱼精蛋白只是我们企业[QiYe]产品链中很小一部分。从企业[QiYe]整体经营状况看,生产[ShengChan]鱼精蛋白之外,也要搭配效益好的药。”

  企业[QiYe]不愿生产[ShengChan]可以理解,但是并非生产[ShengChan]类似药品[YaoPin]就会走到破产倒闭的地步,因此,有关部门加强“救命药”的制度保障是关键。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如果发生药物短缺就进行协调,要求厂家增加生产[ShengChan],加强配送;如果这些药供应短缺是因为价格偏低的原因,物价部门则应考虑调价,保持厂商的生产[ShengChan]积极性;如果调价还不行,医保将大量采购,或者由政府拿资金采购一批作为储备,从而保障供应。

  在各方的密切关注和强烈呼吁下,目前,这场“药荒”看似已经得到了解决。生产[ShengChan]企业[QiYe]称,已将库存药分批发往最紧缺地区,并且正在加紧组织生产[ShengChan],新产品在本月底、下月初就将全部投向市场;同时,据称国家相关部门也在论证“定点生产[ShengChan]”急救药品[YaoPin]的可行性,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很多廉价药物也都在酝酿进行定点生产[ShengChan]。不过,在这种预警机制即将建立的同时,消费者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相关部门不要总是到了“要命”的时候才来当“救火队员”,而是能够事先建立好“防火制度”,加强“防火意识”,降低类似灾难的发生几率,这种态度不仅应该适用于“救命药”的保障供给上,也应该适用于其他事关公共福利与安全的保障上。本报记者 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