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中国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认识国情水情 加快水利改革--中国国情
2011-07-27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深刻认识国情水情 加快水利[ShuiLi]改革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在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之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6日召开会议,对全国防汛抗洪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防汛抗洪的重要性,结合国家防总对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各项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ShuiLi]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水利[ShuiLi]改革发展,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ShuiLi]基础。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治水任务最繁重、江河治理难度最大的国家。人多地少水缺,水资源[ShuiZiYuan]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水资源[ShuiZiYuan]总量看,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年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从时间分布看,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大,60%至80%降水集中在汛期;从空间分布看,北方地区国土面积、耕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4%、60%和46%,而水资源[ShuiZiYuan]量仅占全国的19%。更严峻的是,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不断加大。目前,我国16.1万公里河流中,有41.1%水质劣于三类,全国湖泊水质劣于三类的占41.6%。

    总体看,我国水资源[ShuiZiYuan]禀赋条件并不优越,尤其是水资源[ShuiZiYuan]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资源[ShuiZiYuan]开发利用难度大、建设[JianShe]任务重。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资源[ShuiZiYuan]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中央水利[ShuiLi]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水利[ShuiLi]的战略地位,强调指出,加快水利[ShuiLi]改革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JianSh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水利[ShuiLi]改革发展,是中央在科学研判我国国情水情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JianShe]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ShuiLi]建设[JianShe]。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ShuiLi]建设[JianShe],加快推进灌区建设[JianShe]和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扩大小型农田水利[ShuiLi]重点县范围,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JianShe]和田间工程配套,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大幅增加农田水利[ShuiLi]建设[JianShe]投入。要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JianShe],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JianShe],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

    要着力建设[JianShe]水资源[ShuiZiYuan]配置工程。当前,应抓紧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JianShe],争取早日发挥效益,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和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同时,要完善重点区域水资源[ShuiZiYuan]调配体系,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加快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开展水生态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生态脆弱的河流湖泊和湿地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强地下水超采区修复治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ShuiZiYuan]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农村水生态保护工作。加强综合监管能力建设[JianShe]。落实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工作各项保障措施。

    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ShuiZiYuan]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ShuiZiYuan]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要严格控制流域与区域取用水总量,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ShuiZiYuan]论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同时,完善水资源[ShuiZiYuan]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ShuiZiYuan]统一调度。

    要着力提高水利[ShuiLi]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ShuiLi]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ShuiLi]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水利[ShuiLi]是国计,也是民生,既关乎现在,更影响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兴水合力,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水利[ShuiLi]现代化事业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JianShe]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更为有力的水利[ShuiLi]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