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中国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唐古拉山口:站在云端飞银线——电力“天路”行--中国国情
2011-09-14

    新华社西宁9月12日电(记者[JiZhe] 骆晓飞)仲秋的青藏高原[GaoYuan],已是寒风凛冽。10日,海拔[HaiBa]4800米的沱沱河镇,天刚刚放亮,贺瑶瑶和孙长义就早早起床,他们[TaMen]要和工友们一起赶到200公里外的唐古拉山口,对输电基塔和线路进行验收和复检。

    25岁的贺瑶瑶和24岁的孙长义都是去年7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青海省电力[DianLi]公司超高压运行检修公司格尔木输电工区工作。他们[TaMen]正好赶上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GongCheng]的建设[JianShe],成为了数万名电力[DianLi]“天路”建设[JianShe]者当中的一员。

    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两个油炸馍馍,外加几片牦牛肉。用过早餐,8点10分,他们[TaMen]与工友乘车出发了。近三个小时的行车,记者[JiZhe]与他们[TaMen]先后经历了漫天阴云、雨雪交加、冰雹突袭、阳光灿烂四种天气,而对于这一切,孙长义和他的工友们早已司空见惯。

    “海拔[HaiBa]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我们今天的工作地点。” 孙长义告诉记者[JiZhe],他们[TaMen]的工作主要是对塔基上关键部件和线路进行验收和复检,这就必须爬上四五十米的铁塔进行空中作业。

    10点50分,他俩所在的第四小组到达唐古拉山口塔基下。雨雪、冰雹已被抛在脑后,高原[GaoYuan]灿烂的阳光从湛蓝的天空中洒落,似乎伸手可及的白云不时从眼前飘过。然而,高原[GaoYuan]的风肆无忌惮地呼呼作响,吹得人脸生疼。集合,系安全带,队长分配任务、强调注意事项……孙长义开始向40多米高的塔顶爬去,贺瑶瑶在塔下做安全辅助。

    海拔[HaiBa]5000多米,又是大风天气。平地走路,如踩在棉花上的踉跄脚步,脑血管一跳一跳地疼痛……记者[JiZhe]强烈感受到高原[GaoYuan]反应带来的不适。而此时,孙长义已爬上几十米高的铁塔开始作业,不到20分钟,他喘着粗气从塔顶下来,脸已被风吹得通红,嘴唇发紫。

    填写完复检结果,他们[TaMen]又走向下一个基塔。这一次,贺瑶瑶上塔,孙长义在塔下做安全辅助。

    “在高海拔[HaiBa]地区作业,缺氧比较厉害,一个人连续上塔非常困难。”孙长义说,第一次爬上铁塔走线,有点晕,不敢往下看,特别恐惧,但现在已经习惯了。

    孙长义告诉记者[JiZhe],他的老家在吉林,海拔[HaiBa]只有几十米,而现在工作的地方平均海拔[HaiBa]都在4000米以上。由于缺氧,经常脑袋疼,有时白天在路上颠簸着疼,有时夜晚疼得难以入眠。

    “我是学电力[DianLi]专业的,一毕业就能参加我国第一条高海拔[HaiBa]超高压电网建设[JianShe],我感到非常幸运,这样的工作经历是一生的财富。”孙长义说,“一年多没有回家,还是有点想家。”

    青海省电力[DianLi]公司超高压运行检修公司格尔木输电工区副主任董双才介绍,为确保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GongCheng]提前投运,7月中旬以来,从唐古拉山口至五道梁,格尔木输电工区投入了数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塔基进行验收、消缺和复检,预计到9月底,格尔木至唐古拉山口段将全部具备投运条件。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GongCheng]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774.2公里,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最高海拔[HaiBa]、高寒地区建设[JianShe]的规模最大的输电工程[GongCheng]。这一工程[GongCheng]自开工建设[JianShe]以来,先后有3万余名电力[DianLi]工人在平均海拔[HaiBa]4000米以上的高原[GaoYuan]参与建设[JianShe],他们[TaMen]克服了高原[GaoYuan]反应强烈、生态环境脆弱、高寒地区冻土基础施工困难以及高海拔[HaiBa]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及设备研制难度大等四大难题,提前一年完成了线路架设。

    据介绍,这一工程[GongCheng]将西藏电网与西北电网互联,能够在枯水季节外调电力[DianLi]支援西藏,在丰水季节将富余电力[DianLi]外送,彻底优化西藏电力[DianLi]供应结构,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缺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