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汽车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瞄准新能源汽车——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中国国情
2011-09-14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二十年前即接触电动汽车项目,一直持实事求是态度待之,曾有一位主管此方面的部长戏称我为“保守派”。现在我也较深地介入此项工作,也属于比较“稳重”的一派。但此刻,我想说,搞电动汽车,应当不摇动、不懈怠、不折腾。

  所谓不摇动,就是要搞清我们为什么要搞电动汽车。如果真的搞清晰了,就不会摇动,一会儿趋之若鹜,一会儿弃之如敝屣。

  电动汽车早已有之,1900年的电动汽车远多于汽油汽车。所以我对把电动汽车称之为“新能源汽车”一直持保存态度。但后来,汽油机、柴油机技术的发展显示出其优胜性,在减轻自重、下降成本、进步续驶里程方面远远超过电动汽车,于是汽、柴油机成为汽车动力的主流,而电动汽车则保存在车间、机场、车站、码头、隧道、公园等不在乎自重和续驶里程,而更在乎空气质量的场合。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搞电动汽车,其实并不是因为电动汽车在成本、自重和续驶里程等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汽、柴油机汽车,而是因为石油资源有限,终有用完的一天,应当找出能替代石油的能源并在汽车上很好地运用。在替代石油方面,其实也不止是电动汽车,还有天然气、甲醇、乙醇、二甲醚、生物质柴油等。其中能比较普遍供给并使用的是甲醇,因为它像电力一样有着与汽、柴油同样普遍的生产和供给的基础。惋惜现在甲醇的生产进程能耗太高,不如电动汽车现实性强。我以为,现在搞电动汽车目的有二,一是做技术储备,等石油用完了,人家有电动汽车,我们也有。二是发展电动汽车技术,使其性能更好,工艺更先进,使用更便利,成本更低,将来大范围使用时好用。

  但是如果不能客观地对待电动汽车,就会产生摇动。比如将电动汽车看成可以取巧的“机会”,以为走电动汽车路线可以“弯道超车”。从企业来看,干电动汽车可以一举超过辛辛劳苦干汽、柴油汽车还吃力不谄谀的主流企业;从国家来看,可以使中国一举成名为世界汽车技术的领跑者。存此侥幸心理就会摇摆不定,在电动汽车技术看好时欣喜若狂,在发现电动汽车技术还有很多难题时便灰心丧气。另外还有一些人则更差,纯洁看领导眼色,领导看重时比谁都积极,领导提了几个问题,便认为风向变了,筹备“闪人”。这样的人已落入“下品”,不算是摇动,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坚定过。

  所谓不懈怠,就是要积极尽力,不以胜利而自满,不因失败而气馁,有长期踏实工作的思想筹备。二十年来,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进步了好几倍,在技术路线上创造了混杂动力、插电式等等,在电机的效力与掌握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向未来看,电动汽车还有更多的难题须要解决。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解放全中国看成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我看汽车行业在电动汽车上的进展也不过如此,也应当在电动汽车范畴坚持“两个务必”。

  所谓不折腾,却耐人寻味。什么是折腾?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朝令夕改是折腾。不遵守规律,不想艰难奋斗,人海战术、拔苗助长、饮鸩止渴也是折腾。怎样才算不折腾呢?笔者试图讲几条。比如试点工作,应当精致操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应急于扩展,也不应因为一辆电动汽车自燃而否认。比如对于技术路线,现在全世界都在摸索中,根据世界汽车组织的观点,政府对于技术路线应当保持中立,不宜于过早选定某技术路线,而否认其他技术路线。又比如政策,宜郑重斟酌,普遍征求看法,一旦实行保持稳固。汽车产品开发,至少三五年为周期,一两年看不出全体效果。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制订政策,太重视近期效果,不斟酌长远,泻药、补药一锅熬,结果是吃死了算。政策执行过了头,然后就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这不是典范的“折腾”吗?

  以上就是我对不摇动、不懈怠、不折腾的基本意见。当前我们搞电动车,应当遵守这三句话。其实干其他工作,这三句话也实用。哪怕是年青人搞对象,用这三句话,胜利率也会高。

  (作者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