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汽车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今日早报:北京治堵效果不能自说自话--中国国情
2011-04-02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将于4月中上旬向社会公布实行治堵政策的效果。交通委之前曾表现,交通拥堵指数同比改良了8%至10%,但市民却领会不一。据悉,目前28套治堵措施只启动了一部分,收取拥堵费等备用措施尚未启动。

  交通拥堵指数同比改良了8%至10%,这是一个不小的数据。但是,这仅仅是个数据,它取代不了大众的实际感受。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8%至10%”对北京市民来说“领会不一”。按说,数据上能有提高,大众实际也该有相应的回应,但是看来这数据没有方法和大众的感受良性互动,那么对数据表示出来的提高就值得让人疑惑了。

  其实,从目前来看,北京治堵“28条”措施才“上线”一部分,还有收取拥堵费等备用措施尚未启动,虽然,大动作在后面,但是直接从效果上来看,目前已经真正限制购车,但也只是掌握汽车的增速,并没有减少本市灵活车总量。如此,治堵的效果确定在短期内难见效果。到底治堵走向如何,还得连续视察才干见分晓。

  事实上,治堵的效果,不仅仅要体现在数据上,更要体现在大部分市民出行的实际感受中。尽管公众对于交通拥堵的切身感受,与其个人所处的区域、选择的出行方法、出行时间都有关系。但毕竟治堵的目标,是为了市民出行便利,缓解交通压力。如果只是行政部门自己数据上的“政绩”的话,可能就与治堵的初衷相背而驰了。

  当然,这“8%至10%”的数据,毕竟是有关专家和部门经过周密的计算推演出来的,现在也只是暂时性的数据。但是,数据是用事实说话,大众的切实感受也应当是用事实说话了。因此,数据上到达了科学、真实的话,下一步就要从真正受惠的市民身高低大的功夫。

    (汪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