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总结十一五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刘主权的跌宕“十一五”--中国国情手册
2011-03-31

  虾稻连作第一人刘主权在稻田旁收获虾子。

  新华网武汉11月17日电(记者皮曙初、吴植)刘主权被人称为“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他的一次偶然尝试,成就了一个数十亿元的产业。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见证了小龙虾产业的兴起,也跟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大事件中的跌宕起伏。

  刘主权第一次在稻田里养虾以前,“小龙虾”这个名字好听的小家伙名声却并不好,农村流传它是外来物种,它们生长繁衍于沟渠之间,农民用铁夹对付它。然而,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它逐渐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人们大量捕捞野生小龙虾,而刘主权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2000年10月,他以很低的价格买了150公斤野生小龙虾放进稻田,到第二年春季水稻种下去的时候,他已收获了1500公斤小龙虾,卖了5000元钱。

  这种方式很快被附近的农民效仿。“这一带的低产湖田一年四季干不了水,只能种一季中稻,养虾正好利用了冬闲季节,八九月份投苗下去,第二年四五月份起虾,小龙虾还对稻田起到了松土、除草、增肥的效果。”刘主权说。

  2005年,刘主权所在的湖北潜江市与科研部门联合,全面总结“虾稻连作”技术,并探索小龙虾的人工繁育技术。刘主权也在这一年里开发积玉口镇牛湾湖300亩荒湖,大规模养殖小龙虾。

  自此,稻田里养虾的生产方法快速扩散,甚至被写进了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如今,“虾稻连作”在湖北省已超过300万亩,产值超过30亿元。在潜江市,2004年养殖面积是4000亩,到2009年超过15万亩,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均居全国之首。

  五年之间,刘主权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养虾方法从江汉平原走向全省,走向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还看到稻田里养育的小龙虾从潜江的“大排档”走向北京的大酒店,“小李子”、“利荣”、“潜憨子”等小龙虾招牌已进入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