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辉煌十一五:全体系对抗成为我军联训
- ·回眸“十一五”:中国高铁从无到有领
- ·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 将覆盖
- ·“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刘主权的跌宕
- ·温家宝:“十一五”时期大力推进经济
- ·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 ·调结构 促发展 惠民生--十一五重大工
- ·油气开发专项助力“海上大庆”、“西
- ·青海“生态立省” 确保“中华水塔”
- ·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前行——回望“十
- ·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
- ·千帆竞发北部湾——来自广西北部湾经
- ·回眸“十一五”:数字见证国民经济实
- ·辉煌十一五:南中国的新崛起--中国国
- ·河南中国粮仓变世界餐桌 种田能致富
- ·全国农村五年减贫3743万人--中国国情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改革激活力 创新无止境——各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纪实--中国国情网
2011-03-31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扩大试点、由点到面的关键时期。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走上全面推开的新征程。
5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系统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重培育文化市场新主体,推动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体制改革释放文化产业深层活力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广东以“放权、让利、搞活”为核心,加快国有经营性资产剥离,大力推进文化经营单位政企分开。
艺术院团改制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2008年改制之前,一些艺术剧团两年都排不出一部像样的剧目,演出不正常,工资发不出。改制一年,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就创作了4部新剧目,演出订单接踵而至,票房收入持续攀高。2009年,剧院演出收入比上年增长30%,演员平均月收入提高2000多元。2010年5月底,剧院还与德国一家公司签下了欧洲巡演100场的协议。目前,广东全省重点文艺院团基本实现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演艺机构和演出中介组织发育良好,文艺舞台更加开放、多元,演出市场日益繁荣。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文化市场新主体正日渐培育,文化竞争力不断增强。
2006年,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成功借壳上市,成为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以来,第一个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2009年10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公司正式揭牌。
“十一五”期间,河南民营文化企业异军突起。到2009年末,河南全省各类民营文化产业单位达到2.5万家,年经营额60多亿元;全省265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已有205家完成转企改制,占总数的77%。
扶持政策为文化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领域主要依赖政府投入,投融资渠道单一。而文化企业多以创意为主,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物,产品收益情况难以评估,难以获得金融信贷支持。缺少资金成为中小文化企业普遍的难题。
2010年初,深圳市几位搞3D动画创作的年轻人在动画中加入园林、水墨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发明了一种新颖的数字创意技术,市场前景看好,但是遇到了资金“瓶颈”。此时恰逢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经交易所牵线搭桥,他们很快找到两家投资商,筹集几千万元资金,完成技术市场转化,绝妙创意变成了走俏商品。
“一边是大量文化创意项目嗷嗷待哺,一边是大量资金寻找投资出路。交易所就是做好两者嫁接的‘红娘’。”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建东介绍,截至2010年5月,该所已实现交易登记、签约项目470多宗,涉及金额85亿多元。
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化部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出台多种形式的扶持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保驾护航”。
2005年以来,北京共出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扶持重点文化创意行业等方面的政策19项,累计投入增量文化建设扶持资金50多亿元。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有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贷款项目54个,支付贴息资金7556.26万元。仅2009年,全市规模排名前20位的担保公司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9亿元担保额。
2010年7月,上海市金融办牵头,会同11个部门,制定《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
发掘传统文化打造文艺精品
发掘各地特色传统文化,以出精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出精品赢得文化市场……“十一五”期间,各省市已在文化建设大潮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将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2010年10月初,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突破两万场次,来自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国29个省区市,以及上海市17个区县的表演团队已在世博园区33个活动场地上轮番演出了900多个节目,超过2700万人观赏了这些各具特色的演出。
“世博会将是上海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我们会总结、消化、吸收世博会的丰富文化遗产,相信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上海会拿出更多的文艺精品。”上海市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王锦萍表示。
2010年9月1日,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开幕。一个月内,40台剧目、3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专场、《天辽地宁焕彩虹》美术作品展览等艺术活动次第登场,剧场演出与广场活动鼓乐相闻,把金秋的辽沈舞台装扮得格外绚丽。
“音乐和舞蹈本来就起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只有回归人民群众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沈阳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凤波说,沈阳市推出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让百万市民免费接受艺术培训,免费体验高雅艺术,就是要让艺术回归大众,回馈大众。
5年来,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涌现出禹州钧瓷、镇平玉雕、宝丰魔术、民权王公庄画虎村、洛阳平乐牡丹画村等一批文化强县和文化特色村镇。洛阳平乐牡丹画专业村2010年上半年收入700余万元,同比增长30%,农民画家队伍增加到近700人,被誉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说:“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改变重实利而轻人文、重经验而轻理论、重眼前而轻长远、重通俗而轻经典的倾向。”为此,广东把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高端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突出列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为推进“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建设新高潮做好了充分准备。
一个个文化大省,以坚实的步履,走过了不平凡的5年。
改革激活力,创新无止境。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推动中国以更加矫健的身姿,迎来下一个辉煌的5年。
(记者朱竞若、郑少忠、安洋、刘泰山、王明浩、曲昌荣、何勇、曹玲娟、贺林平、冀业采写)
相关链接
- 油气开发专项助力“海上大庆”、“西部大庆”--中国国
- “十一五”央企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
- 西北地区重化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见闻--中国国情网
-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出台300多项惠民政策和措施--中
- 算算十一五财政收支账:财力强了,惠民多了--中国国情
- 辽宁“十一五”港口投资超500亿元 吞吐量将达6.5亿吨-
- 北京“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开发完成投资1035亿元--
- 五中全会前瞻:“十一五”传给“十二五”什么样的接力
- 回眸“十一五”:中国高铁从无到有领跑世界--中国国情
-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拓展完善轻工产业链--中国国情
- 淮河治理继往开来 “人水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国
- 改革激活力 创新无止境——各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我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果显著--中
- “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确权海域面积近107万公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