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财经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题--中国国情
2012-05-13

  莫开伟

  农民贷款难现状在全国具有广泛性,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具有深入的社会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贯彻实行及农村经济社会稳固发展。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笔者以为应改变“四种观念”,创新“四种机制”,疏通“四条渠道”:

  改变农民信用观念,创新信用鼓励机制,疏通诚信渠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根本点在于鼓励农民进步信用观念,彻底转变拖贷赖账等不讲信用行为,清除银行后顾之忧。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当好信用中介人,直接为农民与银行牵线搭桥;结合创立信用乡村等活动,构建农民信用鼓励机制,树立、完美农民信用档案信息平台;县财政设立信用专项嘉奖基金,对按时归还贷款的农民实施嘉奖,实行贷款与各种惠农补助直接挂钩的方法,对信用观念差、赖账不还的贷款户扣减或停发惠农补助,并实施罚款、停滞贷款、登记不良信用等处分方法,用制度手腕加强农民信用观念,疏通好农民老实守信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信用屏障。

  改变农民生产观念,创新经营鼓励机制,疏通发展渠道。农民贷款难的瓶颈在于农业生产疏散和抗风险才能弱,而废除瓶颈靠改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在勉励生产联合、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生产情势基础上,摸索出更加灵巧的生产组织情势,进步农民整体抗风险才能。为此,县、乡两级政府应有所作为:一是构建农业生产鼓励机制,勉励种养殖专业能手扩展农村承包规模,对发展农村经济作出贡献的农民进行嘉奖,施展好示范鼓励效应。二是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充任好市场引路人,实现农民生产与市场对接,为农民供给精确、及时的生产商情,进步农产品生产市场精确性;勉励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进步农民收入,疏通好农业发展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生产屏障。改变银行信贷观念,创新信贷服务机制,疏通讯贷渠道。转变农民贷款难,症结在涉农银行确立社会大局意识,改变信贷支农无所作为观念,建立克服艰苦的信念,勇敢创新信贷管理模式:一是小额农业信贷上有新突破,树立乡、村联合审贷委员会,进步乡村干部贷款审批上的话语权,实现贷款全程公开透明,减少盲目性;同时把贷款收回率与乡、村负责人经济利益与政绩考核挂钩,加强乡村干部贷款审查义务感。二是实施贷款差异管理模式,按农户信用等级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经审贷委员会赞成,简化手续,随时贷款;实施利率鼓励政策,对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民实施优惠利率、定期进步贷款额度,对信用差的农户实施浮动利率,削减直至撤消贷款额度。三是对特色农业和农业专业公司进行重点支撑,进步农业信贷规模化效益,疏通农民信贷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产业屏障。

  改变社会支农观念,创新支农服务机制,疏通扶持渠道。破解农民贷款难题是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涉农银行很难奏效,需改变全社会支农观念,从撒“胡椒面”式的盲目支农向重点产业、农户改变,从资金救援式支农向农业保险改变。一是在财政机制上创新,用活用好各种惠农政策资金,把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财政补助的必定比例用于农业生产保险,进步农民抗风险才能。二是在金融机制上创新,在县及县以下设立农业信贷银行,将县以下商业银行存款全体转入农业信贷银行,由农业信贷银行发放农民小额信贷并实施最低利率,其呆账和亏损由财政消化;树立农业政策保险机构,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将农业生产全面纳入政策保险,下降农业生产风险。三是加大社会扶农力度,勉励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与政府树立农民艰苦救助基金,对遭受天灾人祸的农民实施救助,进步经济补偿才能,疏通扶持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社会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