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房价下降,且慢高兴--中国国情网
- ·河北省今年将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 ·江苏通管局联合省住建厅拟加大力推进
- ·房价强势 西安楼市面临调控纠结--中
- ·澳大利亚 第一季度全国房价指数季率
- ·网签首日 昆明成交156套商品房--中国
- ·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增加7000套 房价未
- ·重庆楼市:洋房将逐步淡出重庆主城核
- ·5日上海新房预售554套 增81套--中国
- ·中国重点城市第21周楼市成交量微涨
- ·海南开展房地产专项大检查 违法企业
- ·统计局:5月有3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
- ·标准普尔下调对中国房地产业评级 李
- ·“燕京华府”合同诈骗案一审开庭--中
- ·北京房价19个月来首次下降--中国国情
- ·南京春交会上探楼市走向 给力的降价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制度安排--中国国情网
2011-05-07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在评价近年来的房地产业调控效果时称,“短期措施出台频繁、变更过快,长期制度建设缺少,导致市场短期预期不断变幻,长期预期又不明晰”,关于房地产市场改革方向、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讨论再次受到普遍关注。
专家广泛以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趋向是正确的,当前房地产市场涌现的一些问题是由于住房发展机制存在着缺点、某些改革不配套所致,因此,着手解决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须树立完美的制度体系。
构造性的不匹配将是长期问题
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街谈巷议,房价高低、成交量涨幅以及调控成效往往是关注焦点,人们对此种种褒贬不一。那么,如何对待当前饱受争议的房地产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教授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从改革前不足4平方米,到今天人均30几平方米,这个成就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要解决我国房地产的问题,使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连续发展,必需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状态有一个科学的基本断定。”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房地产开发竣工房屋面积为33.2亿平方米,其中住房竣工面积为27亿平方米,分离比“十五”增长了13亿平方米和10.5亿平方米;到2009年年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约30平方米,比2005年多了4平方米。
近几年来,房地产供应大幅增加,居民居住水平不断进步,居住条件和环境都得到改良,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消费构造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住房需求和供应在构造上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夹心层”住房艰苦问题也尚需解决。而据蓝皮书预计,2011年商品房供应增幅趋缓,中高档大户型住房供应和供应预期趋紧;各类保障性住房陆续入市,加大低档住房供应力,住房市场供应构造将呈分化态势。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告知记者,市场供求从总量上平衡容易一些,但房地产市场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发展整体上还不是很健全,构造性的不匹配应当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就是要做到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合在一起的全笼罩。”倪鹏飞说。
李扬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制度,应当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调控相配合的制度,市场机制应该在住房发展、住房分配、住房消费、住房调控全部事务中施展基础性作用。
未来调控必将以保民生为主轴
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高位运行,投机炒作泛滥,楼市“高烧”不光阻碍了经济的可连续发展,也影响了社会民生和稳固。从中央政府的数次表态到各地方的房产新政,在增长住房供应、强化住房保障上,步调似乎一致:即加大住房用地供给,进步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比例。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预计,“十二五”前三年,我国的保障房建设力度将继续强化,填补此前的“欠账”,届时,保障房将笼罩20%~30%的群体,市场供给构造也大幅向民生倾斜。上述蓝皮书也预计,从房地产政策看,房产特殊是住房,是满足居民居住须要和财富的手腕,是民生保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十二五”乃至未来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必将以保障民生为主轴。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面向“夹心层”的公租房正成为此轮调控力推的重点,这或许反应出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基本思路。陈晟以为,公租房笼罩范围较大,又能有效压缩腐烂空间,因此将成为未来住房保障的重要情势。
“国务院自前年开端大规模推广公租房,这是一个非常贤明的战略举措。”李扬说:“我国全部住房市场中,租房市场极其疲弱,在这个意义上,正式把租房也作为满足我们居民住宅需求的一个正常的必要手腕,应当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正确懂得"居者有其屋"的战略。”
完美的制度体系亟待树立
相干统计表明,未来市场住房需求构造将发生分化,改良性住房的比重将会增长,这种市场构造的趋向进一步表明,未来我国房地产政策调控将面临攻坚战,市场的可连续发展召唤政策和体制改革的深化。
倪鹏飞表现,我国的房地产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庞杂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必需进行制度、机制、体制等政策方面的反思。
为此,他建议树立城乡完整笼罩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的开发和交易体系,改革现有的土地使用和监管制度,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是房地产问题最深层的两个原因,必需坚持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原则。”他说。对于相干政绩考核机制以及增强住房市场的行政监管等方面也需不断完美。
蓝皮书预计,纵深改革必定导致利益调整,面临既得利益方阻拦,未来住房持有环节可能成为政策调控的重点。
此外,还有专家表现,要树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对保障性住房实行体系化管理,应在精确控制房地产相干信息的基础上,制订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 上一篇:2602套廉租房7月1日摇珠--中国国情 【加入收藏】
- 下一篇:潘石屹斥资32亿再购上海项目--中国国情网
相关链接
- 陈玮:中国企业走到高精尖需要时间历练--中国国情
- 地产巨头的狂欢与民生之痛--中国国情网
- 首套利率回归基准相当房价九折--中国国情网
- 沪最低工资提至1450--中国国情手册
- 万科启动赔偿--中国国情网
- 中国网事:“大限”将至,“路桥费”何去何从?--中国
- 香港地产巨鳄郑裕彤隐退 接班人施行内部重组--中国国
- 两部门召开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协调组第二次会议--中国国
- 我市首次以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中国国情手册
- 国内10多个城市及部门微调楼市政策--中国国情
- “过快上涨”已遏制 “合理回归”须加力--中国国情
- 最高法要求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中国国情网
- 严格质量管理 确保分配公平--中国国情
- 广东中山:放松“限价令”背后有何含义?--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