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房价下降,且慢高兴--中国国情网
- ·河北省今年将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 ·江苏通管局联合省住建厅拟加大力推进
- ·房价强势 西安楼市面临调控纠结--中
- ·澳大利亚 第一季度全国房价指数季率
- ·网签首日 昆明成交156套商品房--中国
- ·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增加7000套 房价未
- ·重庆楼市:洋房将逐步淡出重庆主城核
- ·5日上海新房预售554套 增81套--中国
- ·中国重点城市第21周楼市成交量微涨
- ·海南开展房地产专项大检查 违法企业
- ·统计局:5月有3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
- ·标准普尔下调对中国房地产业评级 李
- ·“燕京华府”合同诈骗案一审开庭--中
- ·北京房价19个月来首次下降--中国国情
- ·南京春交会上探楼市走向 给力的降价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终结房企暴利,关乎新一轮调控成败--中国国情手册
2011-05-08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近日表现,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范畴实行反暴利规定,使房价能保持在合理水平。虽然不乏开发商“喊冤”,但房地产业多年来存在的暴利确是不争的事实。能否终结房企暴利,实际上是权衡新一轮调控成效的一个标杆。
房企暴利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房”。房价的飙升使开发商的利润扶摇直上。近十年来,不少热门城市的房价仅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涌现过“微跌”,其余年份均保持上涨,且涨幅大多在两位数以上。仅在2009年,很多楼盘价格就疯涨一倍以上,甚至涌现了“开发商不知如何定价”等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期间,不少房企“捂盘待涨”,一套房没卖,其“产品”估值却已飙升。
其次,来自于“地”。有银行人士说,看看房地产业的暴利,才知道什么叫“土地是财富之母”。有开发商埋怨,这两年地价过高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甚至称“企业在给地方政府打工”;有人更是宣称“高地价导致高房价”。
但实际上这是站不住脚的。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在售房源的地块,是2004年实行招拍挂之前通过协定转让甚至打“擦边球”等不规范方法取得的。一些专家指出,这类土地价格只占开发总成本的两三成左右,甚至更低。有些每平方米单价超过10万元的天价豪宅,房价甚至达到地价的20多倍,其中的暴利何等惊人!二是因为一些开发商通过囤地“坐地生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约有一万公顷闲置土地。在一些城市,闲置房地产用地的数量几乎相当于一年的新增供给量。
再次,来自于“钱”。静态地看,在高地价背景下,商品房项目除去土地、各种税费、建安、财务等各种成本之后似乎利润不多,但别忘了:房地产项目开发进程中的高杠杆率,足以使开发商“四两拨千斤”。在开发环节,开发商满足土地权证、建筑规划允许证等“四证齐全”、资本金达到必定比例(2004年规定为35%,2009年曾下调至20%),便可向银行申请开发贷款;建安成本由建筑承包商带资垫付;在销售环节,商品房预售制度实行已有10多年,一度开发商靠卖“楼花”便可提前回收成本,目前根据规定,开发项目取得相干证照、主体构造施工因层数而异达到必定进度便可申请预售。
也就是说,开发商相当程度上是借助了银行贷款、建筑商的垫付资金和购房者的资金完成项目开发;在有些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项目上,更是“空手套白狼”。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剖析,从资本金的回报率看,开发商几乎能有100%的回报。
房地产业多年的“暴利化”,折射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城镇化过程的根天性问题。住房既是商品,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在市场化的轨道上,给予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此“厚爱”、让开发商如此获取暴利,不合理、不应当、也不可能连续。
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相当一部分措施直指造成房企暴利相干的“房”、“地”和“钱”三大因素。比如,在“房”方面,严厉克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切实增长有效供给;“地”方面,限制单幅土地出让面积、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进步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钱”方面,进步房企开发贷款的审查和管理门槛,将囤地房企列入融资审核“黑名单”等。这一系列“组合拳”,有些已经显效,有些还有待进一步“发力”。
因而,终结房企暴利、巩固调控成果,既要研究实行“反暴利规定”等新措施,更要严厉落实已经出台的调控政策。只有坚持不折不扣地打好这一套“组合拳”,房地产调控的成效才会充足浮现。(新华社记者叶锋 魏宗凯)
(新华网)
相关链接
- 陈玮:中国企业走到高精尖需要时间历练--中国国情
- 地产巨头的狂欢与民生之痛--中国国情网
- 首套利率回归基准相当房价九折--中国国情网
- 沪最低工资提至1450--中国国情手册
- 万科启动赔偿--中国国情网
- 中国网事:“大限”将至,“路桥费”何去何从?--中国
- 香港地产巨鳄郑裕彤隐退 接班人施行内部重组--中国国
- 两部门召开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协调组第二次会议--中国国
- 我市首次以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中国国情手册
- 国内10多个城市及部门微调楼市政策--中国国情
- “过快上涨”已遏制 “合理回归”须加力--中国国情
- 最高法要求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中国国情网
- 严格质量管理 确保分配公平--中国国情
- 广东中山:放松“限价令”背后有何含义?--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