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房地产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国务院将派八个督查组到各地督查房价调控成效--中国国情
2011-04-02

  截至3月31日,全国92.5%的城市已经公布了今年的房价调控目的,但关于调控目的的讨论仍然不绝于耳。

  如何对待各地调控目的?房价是不是真的不可能降低?要更好地调控,还有哪些手腕?几位专家日前在中图网接收访谈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调控目的还有调整空间吗

  部分城市或将参照北京“稳中有降”目的进行调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以为:“这次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要让地方政府承担更多调控义务,从根本上把房价掌握住。”

  然而,地方政府提出的涨幅10%左右的房价调控目的,显然不能让多数老百姓满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听取社会心见酌情调整已经公布的目的。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黄岚指出:“地方政府现在提出的调控目的,也是斟酌综合因素,既要让百姓满意,又要有手腕实现,并且尽量避免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房价调控如果是硬指标、硬着陆的话,也会带来不少负面效果。”

  重庆市曾提出,让普通家庭通过正常收入,6.5年能买得起一套中小户型普通住房的调控目的。文林峰以为,这样的目的更有实际意义,也更能让百姓接收。但是,在重庆这样房价不太高、且一直比较稳固的城市,这样的算法有意义。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因为房价已经处在很高的水平上,普通家庭二三十年也难以买得起房,很难公布相似的调控目的。

  尽管有难度,但房价调控关系百姓民生,关乎政府公信力。专家以为,会有部分城市参照北京“稳中有降”的目的,调整已经公布的目的。

  保障房建设资金怎么保障

  公租房基金借助社会资本,已获国务院批复

  专家指出,如果供求关系不解决的话,房价“稳中有降”是非常难办的事情。在遏制不合理需求的同时,还要尽力增长供给,尤其是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我们在保障房建设上的欠账,导致商品房市场需求过大,推进了房价过快上涨。” 黄岚表现,“中央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如果这3600万套能够如期交付的话,市场供给构造将发生大调整,保障房和商品房能各占到50%的比例,对稳固甚至下降房价将起到显著作用。”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今年将通过新建、改建、购置、长期租赁等方法筹集保障房20万套以上;竣工保障房10万套;今年保障房供地1330公顷,占住宅用地52%。

  但问题在于,保障房建设须要大批资金投入。相干机构曾测算,3600万套保障房须要投资额高达5.5万亿。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投入大批资金建设保障房,另一方面,由于调控很可能导致土地出让收益减少。随着保障房建设和调控的深刻,地方财政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进退维谷。